去年空气质量约束性指标超额完成
蓝天保卫战 今年怎么干
本报记者 寇江泽
“2018年,全国33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PM2.5平均浓度为39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9.3%。京津冀及周边、长三角、汾渭平原PM2.5平均浓度同比分别下降11.8%、10.2%、10.8%。”1月21日,生态环境部举行今年第一场例行新闻发布会,聚焦大气污染防治,大气环境司司长刘炳江表示,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国大气污染物排放量仍处高位,大气污染防治仍然任重道远。
将对改善目标未完成城市启动问责
2018年,全国空气质量总体改善。从“十三五”环境空气质量约束性指标完成情况来看,2018年,338个城市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79.3%,相比2015年提高2.6个百分点,超额完成时序进度和年度目标要求。
汾渭平原被列入大气治理重点地区,目前空气质量如何?刘炳江介绍,从2018年6月起,生态环境部从全国抽调环境执法人员,对汾渭平原等重点区域开展强化监督,有效遏制违法排污行为。“2018年,汾渭平原PM2.5平均浓度为58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0.8%,扭转了自2016年以来不降反升的局面。”
近日,生态环境部公布的重点区域2018年10—12月份空气质量情况显示,部分地区秋冬季改善目标完成不理想,生态环境部是否会启动问责?“既然要打赢蓝天保卫战,就要言必行,行必果。”刘炳江说,气象因素在重点区域各个城市目标中已经充分考虑了。目前生态环境部正在制定问责办法,一旦完不成必将问责,包括公开约谈、区域限批等。
重视PM2.5的同时,协同治理臭氧
2018年,全国环境空气质量中其他污染物浓度都同比下降,但臭氧浓度同比上升,臭氧污染情况如何,未来有哪些针对性治理措施?
刘炳江介绍,2018年,338个城市臭氧8小时最大值第九十百分位数平均浓度为151微克/立方米,增长了1.3%,相比前几年增幅明显收窄。近日,有研究机构发文指出,臭氧上升与PM2.5治理有关联。“臭氧前体物主要是挥发性有机物和氮氧化物,这两种物质在强光照、高辐射,以及强氧化性的情况下容易生成臭氧,如果PM2.5浓度过高,光照和辐射就会减弱,不利于臭氧形成,反之,会导致臭氧浓度上升。而且,PM2.5浓度降低,使得反应活性物质的吸附量减少了,导致大气氧化性增加,有利于挥发性有机物和氮氧化物转化成臭氧。”刘炳江说。
刘炳江表示,这提醒我们,在重视PM2.5的同时,还要协同治理臭氧。关于挥发性有机物的排放标准、产品质量标准、末端控制标准将会陆续出台,推动PM2.5浓度下降的同时把臭氧浓度降下来。
将安排2019年散煤治理计划
随着环境治理措施深入推进,越来越要啃硬骨头,下一步大气污染防治工作重点是什么?
“总体来看,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往下走,重点还是结构调整的问题。硬骨头要一个一个啃。第一个大块就是稳步推进清洁取暖,在推进过程中,坚持统筹协调温暖过冬与清洁取暖,”刘炳江说。采暖季过后,生态环境部将会同各地科学合理安排2019年散煤治理计划。
“其次是调整产业结构,树立行业标杆,推进分类处置。”刘炳江表示,煤电行业超低排放80%完成改造,我国已经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清洁煤炭发电体系。继河北省首个“无钢市”保定之后,张家口、廊坊也将在今年实现钢铁产能退出。国家大气污染防治攻关联合中心副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贺克斌评价说:“末端减排空间已经很小了,一些城市把治理重点从末端治理变为结构调整,这对其他城市有示范意义。”
《 人民日报 》( 2019年01月22日 14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