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好一方生态“家底”
——江苏高淳坚持生态立区记事
|
高淳区固城湖城市湿地公园。
傅志伟摄
|
张朝霞 诸定翔 刘 言
江苏高淳地处茅山、天目山两大山脉结合部,太湖、水阳江两大流域交汇点,融山水城林湖为一体,历来就有“三山两水五分田”之说,是江苏省首个国家生态县。
生态,是高淳的自然“家底”。多年来,高淳把生态立区作为发展战略,一任接着一任干,一张蓝图绘到底,不仅做好了治山理水、显山露水的大文章,而且摸索出“生态+旅游+农业+制造”的绿色发展路径。
生活慢下来 发展快上去
高淳桠溪的大山村原本是一个穷山村,农民人均年收入不足2万元。现在,随着桠溪生态之旅的声名鹊起和中国第一个国际慢城的落地生根,这里的生态旅游经济一天比一天红火,年人均收入已经超过了5万元。
村民芮红星开了家农家乐,名字就叫红星农家乐,生意好得很。在他看来,村里人能过上如今的好日子,吃的都是“生态饭”:“我们保留了乡村原有的面貌,城里人都喜欢来。在这里不仅能呼吸到新鲜的空气,还找回童年的记忆。”
“国际慢城”是高淳精心打造的品牌。为放大品牌优势,高淳组团开发了一城(桠溪国际慢城)一山(游子山国家森林公园)一街(高淳老街)一湖(固城湖旅游度假区)“四大片区”,精心布局东部“山慢城”、中部“文慢城”、西部“水慢城”主题板块,以及慢城小镇、水韵小镇、全球供应链小镇、国瓷小镇等特色功能团组,创成国家4A级景区3个、省级旅游度假区1个,并以此构建全域旅游“新通道”,实现了山脉贯通、绿线联通、水系畅通的全域生态旅游格局。
据高淳区委书记吴勇强介绍,今年来淳游客739.7万人次,旅游总收入86亿元,游客人数、旅游总收入实现了20%、25%以上的年均增幅。
做足水文章 用好土资源
在高淳区砖墙水乡慢城农村电子商务中心,10多家电商企业已经为“双11”“双12”忙碌了好久。养殖螃蟹16年的养殖户卞海波今年刚注册了电商品牌,他兴奋地说:“我们固城湖的水质这么好,再加上现在‘农民变网民’,螃蟹完全不愁卖了。”而有着多年网售经验的魏娟,在今年螃蟹上市前,就预售了十几万元的订单。
好水出好蟹,高淳精心打造固城湖螃蟹品牌。经过40年的呵护和培育,高淳的螃蟹已成为规模近20亿元、横跨10余类行业、惠及10多万农民的大产业。2018年,全区螃蟹养殖面积23.2万亩,生态养殖比达85%,预计产量1.73万吨,亩均效益突破4000元。
高淳还充分挖掘当地的“土”资源。出台促进早园竹、食用菌发展等奖励政策,鼓励发展高附加值农业。目前全区经济林果面积达到6.75万亩、亩均效益4000多元,其中早园竹种植面积9000亩,年总产15239吨,产值超过7000万元,亩均净收入1万元左右,是传统作物经济效益的10倍。
走上新路径 寻找新蓝海
多年坚守生态家底,让高淳找到了一条经济发展的新路径,优越的生态环境对战略资本的天然吸附效应也正在日益显现。
为了把“生态+”理念融入产业发展,高淳正着力构建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产业集群,形成了高端智能制造、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节能环保新材料、文旅健康、生态农业“3+2”主导产业格局。为此,高淳区制定实施“一主导、两重点”产业再聚焦方案,“一主导”即以11平方公里医疗健康产业园为载体,培育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主导产业,“两重点”即规划建设汽车核心零部件产业园和节能环保新材料产业园。近年来,他们先后引进了中电建、福特汽车等一批世界500强企业,境内外投资年均增幅达到13%以上,新兴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5%以上。
培育新型主导产业的同时,高淳加快现有企业的转型升级,积极推进科技创新。全面推开“百企升级”行动、“两化融合”计划和产业提升三年行动计划,推动实体企业低碳化改造、信息化升级、高端化转型。近年来,全区工业企业技改投入占比保持50%以上,培育新三板挂牌及上市企业9家,成功创建省“两化融合”示范区,并且成功引进南京健康产业研究院等新型研发机构3家,集聚两院院士和国家“千人计划”、省“双创”计划等高端人才200多名,引培重点科创项目110多个。
高淳区区委书记吴勇强表示,高淳将以更高层次丰富生态立区的目标内涵,以更高标准创新生态优先的实践举措,积极构建自然之美与人文之美、山水之美、发展之美交相辉映的生态新画卷。
《 人民日报 》( 2018年12月17日 17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