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筠连县用黄牛产业这把“金钥匙”打开“贫困锁”
越来越多村民发“牛”财
王明峰 何 运
“上个月我卖了6头公牛,总共收了11.2万元……”四川省筠连县双腾镇德胜村4组的贫困户罗万彬一边说,一边将绿油油的青草铺在食槽中。
割草、放料、饮水、搅拌、防疫……罗万彬每天精心照料着他的牛。谁能想到,几年前的他,家里遭遇变故,负债累累,别说搞产业,就连一家人的基本生活都很难维持。2016年,在当地政府的帮助下,罗万彬贷款10万元购买了10头能繁母牛, 2年发展成了19头牛。
“今年秋天还会新添3头小牛犊,1头小牛能卖4000元。”罗万彬早已用卖牛的收入还清贷款,对今后的好日子满是憧憬。
筠连县是一个川滇接合部典型的山区农业县,全县90%以上土地为山地,黄牛一直以来就是农民耕种的重要工具,发展黄牛产业,筠连县有着天然的优势。
“贫困户养殖的主要是能繁母牛,家庭人口、收入不同,养殖数量也不同。”筠连县畜牧水产局局长刘后林说,2017年筠连县肉牛存栏量18.2万头,出栏量达5.12万头,实现产值9.12亿元。
很多贫困户想养牛,但苦于没有资金。为解决这个问题,2016年,筠连县开发了独具特色的“好牛贷”金融产品,有效解决肉牛产业发展资金短缺的难题。各职能部门出台政策保险、技术服务、订单收购等举措,推动全县肉牛产业快速规模化发展,带动农户尤其是贫困户养牛增收。
据了解,筠连县农商银行推行的“好牛贷”方案是根据劳动能力、草山面积与养殖规模等情况,认真测算,在充分考虑养殖风险的前提下,为养牛户提供母牛每头最高8000元、肉牛每头最高6000元的贷款;对养殖条件较好、规模较大、资信良好的养牛户,可提供最高50万元的贷款。对建档立卡贫困户、母牛养殖户等,可全额使用人民银行扶贫再贷款,并享受人民银行基准利率优惠和政府财政贴息。
贫困户周玉通过“好牛贷”,贷款20万元建起了牛棚,引进了肉牛,成立了筠连县巡司镇西牛肉牛养殖专业合作社。在周玉的带动下,西牛村20户贫困户发展起了自家的“小金库”。
“去年收入50多万元,纯利润有好几万,日子越来越好。”周玉说,今年卖出大大小小100头左右的黄牛,利润已经达到了去年水平。
不仅是西牛村,筠连县61个贫困村全部因地制宜利用“好牛贷”发展起了肉牛产业,2018年,全县发放“好牛贷”4亿多元,惠及农户1.1万余户,其中贫困户占21.28%,预计户均年增收可达2300元。
如今,“筠连黄牛”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随着黄牛养殖、黄牛中介和黄牛运输日渐繁荣,筠连越来越多的村民发起了“牛”财。
《 人民日报 》( 2018年12月16日 11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