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舆论点赞
中国成全球知识产权引领者(国际论道)
本报记者 李嘉宝
12月4日,中国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国家知识产权局等38个部委发布《关于对知识产权(专利)领域严重失信主体开展联合惩戒的合作备忘录》(下称“《备忘录》”)。惩戒措施包括5条国家知识产权局采取的惩戒措施和33条跨部门联合惩戒措施。
38个部委联合发声,38条惩戒措施落地实施——中国在知识产权保护领域的这次“大动作”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在《备忘录》出台的前一天,12月3日,联合国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世界知识产权指标》年度报告称,2017年中国国内专利、商标、工业品外观设计等各类知识产权的申请量都位列全球第一。
在知识产权领域,中国正大踏步向前,成就令世界瞩目。
成绩亮眼——
显示中国不断增长创新力
“在短短几十年中,中国从无到有建立了知识产权制度,鼓励本土创新,并加入了全球知识产权引领者的行列——如今正在推动全球知识产权申请的增长。”12月3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总干事弗朗西斯·高锐盛赞中国在知识产权领域的发展成就。
《世界知识产权指标》报告显示,2017年全球知识产权申请量再创新高。其中,专利申请量为316.89万件,实现连续8年增长;全球商标申请活动总量为1238.76万件;工业品外观设计的申请总量为124.21万件。中国的专利、商标和工业品外观设计的申请数量分别为138.16万余件、573.98万件和62.87万件,均位列全球第一。
这份亮眼的成绩单一出炉,就引发众多外媒和学者纷纷点赞。
《日本经济新闻》网站12月4日刊文指出,“在知识产权领域,以中国为领头羊,亚洲国家势头迅猛。”
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首席经济学家芬克看来,统计数据传递出了一个明晰的信号,即“显示了中国不断增长的创新力”。
俄新社则认为,数据说明“全球智力资源正在流向中国”。
“报告反映出中国将本国的知识产权定位为对经济增长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并力图积极加以保护的实际状态。”日本共同社报道指出。
开放的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知识产权领域最重要的参与者、贡献者和建设者。
美国“外交学者”网站曾援引美国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尼古拉斯·拉迪的研究数据称,2017年,中国对外支付的知识产权费用达到286亿美元,比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时增长了15倍之多。
欧洲专利局的数据则显示,2017年中国提交的专利申请数量高达8330件,比2016年增长16.6%。中国首次取代瑞士,成为仅次于美国、德国、日本和法国的欧洲专利局前五大申请国家之一。
措施有力——
“保护知识产权的安全网络”
《世界知识产权指标》报告认为,“在推动全球知识产权申请量增长方面,中国在持续发挥主要驱动作用,这得益于中国知识产权保护的不断进步。”
“12月4日,中国38个部门发布联合政策,以应对一系列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新加坡亚洲新闻台报道说,“中国拟在这一领域建立一个‘社会信用体系’,公布全国范围内严重侵犯知识产权者的名单。”
这份由38个部委联合发布的《备忘录》,将以38条惩戒措施对重复专利侵权行为、不依法执行行为、专利代理严重违法行为、专利代理人资格证书挂靠行为、非正常申请专利行为和提供虚假文件行为这6种知识产权(专利)领域严重失信行为开展联合惩戒。
“该文件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并由包括中央银行和最高法院在内的各种政府机构签署。”《华盛顿邮报》观察到该文件所具有的权威性。“美国之音”评论说,“中国此次出台的政策是前所未有的。”
华盛顿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中国问题专家斯考特·肯尼迪认为:“中国如果将这些措施付诸实施,会有巨大的潜在意义。”
彭博社引用学者的观点称,“新宣布的惩罚措施将是‘一个保护知识产权的安全网络’,会让侵犯知识产权的人‘一步也走不动’”。
2018年是中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实施10周年。在知识产权保护的道路上,中国正大踏步前进:重组知识产权局、修改专利法、缩短商标审查周期、推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进程、批准最高人民法院设立知识产权法庭……2018年,中国持续打出政策“组合拳”,为知识产权保驾护航。
美国“外交学者”网站刊文指出,“在过去10年里,中国已经变得日益具有创新能力,并且已经表现出实施得力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严肃决心。”
意义深远——
从“世界工厂”到创新大国
2018年4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博鳌亚洲论坛发表主旨演讲时提到,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是完善产权保护制度最重要的内容,也是提高中国经济竞争力最大的激励。11月,习近平主席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的主旨演讲中再次强调,中国将坚决依法惩处侵犯知识产权行为。
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定义,“知识产权体系的目标是创造一个能够蓬勃发展创造力和创新的环境。”
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的火种。“一个稳定而完善的知识产权体系至关重要。”瑞士罗氏集团董事会主席克里斯托弗·弗兰茨博士表示,“我很高兴看到中国政府正在积极加强这方面的系统管理,这也在很大程度上保护了中国的自主创新。”
美国《纽约时报》此前的文章指出,中国企业越来越认识到,强有力的知识产权保护是一种工具,有助于企业保护发明,并在海外获得专利使用费。
“外交学者”网站也刊文指出,随着中国企业致力于在海外的全球化发展和在国内的高技术创新,他们已经越来越多地要求政府执行有效的知识产权保护。同时,“中国通过改革法律体系,限制了针对外国当事人的保护主义和偏见的可能性,为外国投资者创造了良好的营商环境。”
“德国之声”电台网站指出,知识产权领域的成就符合中国政府的发展目标,即实现国家经济从“世界工厂”转变为创新大国。
“为了实现向科技强国的转型,中国加大了研发投入和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新加坡《联合早报》援引相关分析指出,“知识产权旨在为国家目标服务,中国政府预计仍将在这一过程的各个方面继续发挥重大作用。”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8年12月08日 第 06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