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网 > 中国新闻 >

陕西自贸试验区多措并举扩大开放——资源在高效流动中聚集

2018-11-23 08:08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陕西自贸试验区多措并举扩大开放——
 
资源在高效流动中聚集(自贸试验区建设五周年巡礼)
 
 
本报记者 龚仕建
 
  “在这里工作非常棒,学到很多数据管理方面的技能。”陆曼和朱莲娜姐妹是马来西亚人,也是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马来西亚古晋工厂的一线员工,她们说中国企业不仅带来了良好的工作氛围,也让她们有了稳定的收入。
 
  饱尝甜头的不光是海外员工,作为全球知名的单晶硅光伏产品制造商,先后在马来西亚和印度投资建厂的隆基股份,在实现自身赢利的同时,仅为陕西自贸试验区西安经开功能区创造税收就达4.5亿元。
 
  “陕西自贸试验区为我们提供的优惠政策和优良服务,坚定了我们投资的信心。”隆基股份董事长钟宝申表示,在政策支持下,如今公司销售网络已延伸至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
 
  陕西地处内陆腹地,“一带一路”建设中的核心区域,借助自贸试验区的东风,通过大胆创新,使资金、技术和人才等资源在高效流动中聚集,成为扩大对外开放的强劲引擎。到今年9月底,陕西自贸试验区新增市场主体2.7万余家,超过揭牌前历年市场主体数的总和,进出口货物总额近2000亿元,占全省75%以上。
 
  多项便利化政策落地,提升通关效率
 
  在西安出口加工区A区,西安立易浦动力公司进口的航空发动机零部件正在准备通关。得益于智慧海关在自贸试验区的“24小时通关”政策,进口货物效率提升了一大截。“经过提前申报,我们的货物40分钟就能完成例行检查,比原来节省了1个多小时。”公司业务经理王乐说,别小看这1小时,让运输、仓储等成本节省了三成。
 
  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自贸办副主任王宁红介绍说,“智慧海关把西安和全国各监管区域的区间、口岸和报关查验等流程集合在统一平台上,实现了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及24小时通关。”通过融合多项通关便利化政策,这个中国最具航空特色的出口加工区正从传统制造向“创新智造”迈进。
 
  对于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给企业带来的好处,西安爱菊集团副总经理刘东萌感受颇深:拿爱菊从哈萨克斯坦采购的2000吨初榨食用油来说,通过“舱单归并”新模式,原来需要申报86票的货物,现在仅需2票,节约通关费用97%。
 
  所谓“舱单归并”是指企业的大宗进口货物,由几十节车厢的舱单归并成1个舱单,用1票报关单申报,被誉为自贸区创新的“西安样本”。
 
  今年10月,一批陕北小米销往国外,首批货款5万元通过“通丝路”人民币结算平台到账,为企业节省汇兑费用等财务成本1万元。“通丝路”是陕西跨境电子商务人民币结算服务平台,为小微企业和贫困农户将陕西特色产品推向全球市场,搭建了一条便捷的“人民币网上丝绸之路”。
 
  为推进贸易便利化改革,融合“通丝路”、出口水果电子监管及质量追溯系统等特色服务功能于一体的国际贸易“单一窗口”目前已上线运行,企业覆盖率由去年的30%提升到70%以上。
 
  开展国际合作,“一站式”服务“跟出去”
 
  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强大的农业基础,使陕西自贸试验区肩负了与“一带一路”参与国家经济合作、现代农业国际合作交流双重任务。
 
  从哈萨克斯坦爱菊粮油基地产出的小麦,如今已加工成面食,摆在了中国百姓的餐桌上。在此期间,爱菊集团提供种子和田间管理技术,哈萨克斯坦负责原粮种植和收割,再由爱菊集团以“出口退税价”进行收购,并通过中欧班列“长安号”运输回国。
 
  一年多来,爱菊集团建立了农业跨国合作体系,与哈萨克斯坦政府和农民成立农业合作社和专业公司,采取“持股不控股”“订单农业”和“订单收购”的新型合作形式,实现了先进农业生产模式在“一带一路”国家的跨国拓展应用。
 
  像这样的中国农业海外粮仓,陕西省还在乌克兰、莫桑比克和哈萨克斯坦北哈州新建了3个园区,建设海外现代农业园区9个。
 
  数据显示:陕西企业在“一带一路”参与国家和地区累计投资11.4亿美元,占全省累计境外投资的25.3%。
 
  在“一带一路”大通道建设中,西咸新区板块开通了西安至阿姆斯特丹国内首条陆空联运跨境电商国际货运直飞航线。在西安国际港务区板块,中欧班列“长安号”今年开行超过1000列,实现了中亚及欧洲地区主要货源地的全覆盖。
 
  陕西自贸试验区还为企业建立了走出去“一站式”服务平台,为企业对外投资提供高效便捷的融资信贷、政策法律、会计审计、风险评估等咨询和政务服务。
 
  借助科技力量,为国际文化交流作出贡献
 
  用手机对着二维码扫一扫,逼真的陶俑宫女就活灵活现地在手机屏幕上翩翩起舞……让文物“活”起来,依托互联网、增强现实和虚拟现实等技术手段,自贸试验区秦汉新城功能区开发出“数字博物馆”技术,构建起了连接多个博物馆的数字交流平台。
 
  数字化的博物馆还将打造网上“一带一路”博物馆,探索文物国际交流的创新模式和文化贸易的新领域。
 
  位于自贸试验区西咸新区秦汉新城功能区的陕西省“一带一路”语言服务及大数据平台呼叫中心正在全天候24小时“待命”。中心基础知识库涵盖政治、经济、文化、旅游、医疗等领域,实现与涉外公共服务热线的对接。
 
  “平台为陕西自贸试验区企业走出去提供多语言服务保障,同时通过大数据平台为企业的对外投资经营活动提供更为专业全面的数据引导。”中译语通科技(陕西)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王崇正说。
 
  借助西安对外文化贸易基地的优势,陕西在自贸试验区搭建了“丝路汇”文化产品跨境电子商务平台、“一带一路”语言能力标准化服务体系及大数据平台,建成了涵盖法律服务中心、文化版权交易服务中心、新文化研究院等的自贸试验区文化服务中心,为相关文化企业提供全套服务。
 
  “陕西自贸试验区设立后,积极探索,先行先试、大胆创新,涉及投资服务、贸易服务、金融服务、行政管理等领域的经验正在全国复制推广。”陕西省自贸办协调指导处处长杨小宝说。
 
  (孙睿楠参与采写) 
 
《 人民日报 》( 2018年11月23日   06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