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法律扶贫”惠及低收入群体
贫困家庭有了法律顾问
张明强 刘 言
“是法律援助,让我今后的生活有了着落。”48岁的张现都原在江苏省泗洪县一家建材企业当操作工,2011年因工伤致残,多年索赔无果,家庭因残致贫。近日,在当地司法部门的帮助下,张现都终于拿到了41万元的赔偿款。
近年来,江苏充分发挥司法行政工作在维护群众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等方面的职能作用,积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帮助贫困人口维权。截至目前,全省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法律顾问配备率达100%,全省司法行政系统参与贫困人口志愿结对帮扶实现全覆盖;通过走访调查累计摸排出各类法律需求15.5万个,正式立案4140个,办结2876个,为671个扶贫开发项目开展法律体检。
法律援助覆盖贫困家庭
江苏省司法厅开展对挂钩的12个重点帮扶县(区)低收入人口走访调查工作,汇总收集低收入人口“一户一档”法律扶贫台账。江苏省律师协会由52名律师组成专门团队,采取分片包干实施、重点项目为先的方式,对全省所有扶贫开发项目逐一进行全过程的法律“体检”。通过走访调查,江苏各地司法部门为42.2万户98万低收入人群建档立卡。
陈德花是沭阳县汤涧镇藕池村村民,一次偶然的车祸,花费医药费高达10多万元,加上丈夫长期患慢性病,全家被列入因病致贫户。在当地司法局法援中心帮助下,相关部门先期给予救助金3万元,并通过法律途径,为陈德花争得赔偿5.6万元。
除建档立卡外,江苏省司法厅还建立微信群,要求实现本村(社区)建档立卡低收入家庭全覆盖,每户低收入家庭应至少有1名具有一定文化程度的家庭成员加入微信群。泗洪县司法局副局长刘亚武对此深有体会,他说,扶贫专盯病、残等致贫主因,建立了“法润民生”和“法律扶贫”两个微信群后,能够全天候把握、回应群众各类需求,这种方法见效快,省略了不少环节。
法律顾问遍及县乡村
56岁的淮安市淮安区复兴镇南季村低保户杨金梅没有想到,自己足不出户,法律援助人员主动帮助解决了困扰已久的8000元医学鉴定费问题。
杨金梅年收入3.5万元,因骨头断裂导致坏死,花费医药费4.5万元,经相关部门鉴定,不构成医疗事故,但本人却无法承担8000元医疗鉴定费。经过法援中心的努力,杨金梅成功申请到了国家司法救助金,解了燃眉之急。
江苏省司法厅以标准化推进受援方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支持受援方县、乡、村三级实体服务平台和智慧法务系统建设,深入推进经济薄弱村“法律顾问”全覆盖,并结合实际安排司法行政干警、律师和公证员等法律服务人员挂钩指导。
省司法厅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给受援方配备一定数量的法律援助专职律师。泗洪县低收入人口多、法律服务人才短缺,根据摸排出的低收入农户的法律需求,泗洪县成立了由11名律师组成的法律援助服务团,累计办理农民工因工伤致残的维权案件68起。
江苏省司法厅、苏州市司法局与泗洪县朱家岗村还建立“结对帮扶对子”,援建了朱家岗村司法行政服务站,建起了互联网律师事务所泗洪服务站,引入苏州太仓、常熟优质律师资源挂钩帮扶。
为扶贫项目法律“体检”
江苏省组建法律顾问扶贫专家库,对扶贫开发项目开展法律体检,逐项诊断法律风险,提出法律建议,健全基础档案。
朱家岗村“十三五”期间开发了4个扶贫项目,养牛场附属工程、蔬菜大棚新建工程、土地股份合作社蔬菜大棚、脱水蔬菜加工厂。江苏博事达律师事务所用时3个月,对4个项目进行法律体检,对立项申报、事中运营、收益分配等一一排查。在养牛场附属工程10类59个基础项目中,检查出了25个手续不完整项目,并对立项申报、项目批复、招投标、资金拨付及使用等9个方面的风险内容逐一分析,逐条提出改进意见。
泗洪县35个省定经济薄弱村扶贫开发项目接受法律体检后筛查出法律风险159项。法律体检筑牢了经营风险、分配风险、廉政风险3张网,积极推动了产业扶贫项目效益、贫困群众获益、项目运营“三提升”。
江苏省司法厅厅长柳玉祥说,江苏各地市司法扶贫的经验可复制、可推广。法律扶贫要输血造血相结合,组织法律服务队深入帮扶地区开展服务,扶持村司法行政服务站建设,落实“一村一法律顾问”制度,充分整合律师、人民调解、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等资源,形成法律服务力量的常态化融合。
《 人民日报 》( 2018年11月13日 13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