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网 > 中国新闻 >

首届中俄(工业)创新大赛落幕 中俄创新合作注入青春活力

2018-09-20 08:1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首届中俄(工业)创新大赛落幕
中俄创新合作注入青春活力(环球热点)
本报记者 李嘉宝文/图

  图为大赛俄方评审团

  灵活敏捷的电动并联式轮足机器人、能够检测农业病虫害的无人机、助力智慧办公和智慧校园的第六镜人脸识别服务、用于骨科手术等医学领域的弹性钛植入物……一项项蕴含创新智慧与奇特创意的科研成果令人惊叹。9月17日,在首届中俄(工业)创新大赛总决赛的现场,来自中国和俄罗斯的28个创新项目依次亮相,为现场观众奉献了一场精彩的科技视听盛宴。
 
     
 
  青春智慧闪耀时
 
  “这些一路走到决赛的参赛者都是科技领域的青年精英,他们是年轻人应该学习的榜样。”俄罗斯联邦工业和贸易部代表、俄罗斯中央电子科研院院长付米娜·阿廖娜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由衷赞叹。
 
  正如阿廖娜所言,此次大赛是一场汇聚青春智慧的科技盛会。来自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高校的14个中方项目和来自莫斯科航空学院、圣彼得堡国立电信大学、莫斯科物理技术学院等单位的14个俄方项目围绕人工智能、高端制造、大数据、电子信息等领域展开了激烈的角逐。
 
  “未来飞行器应该像昆虫一样,可以灵活飞行,还可以自由地在其他物体的表面降落和爬行。”来自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潘佳义带着他精心设计的Multiflyer飞行机器人登台,吸引了全场的目光。
 
  莫斯科国立核能研究大学的艾特巴耶夫·布拉特的项目“心肌接口”充满人文关怀。他设计了一个智能仿生假肢控制系统,帮助残疾人重新拥有正常的生活。
 
  “此次大赛恰逢其时。”国家工信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中心副主任姜冠雄告诉本报记者,“不久前,习主席到访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为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发展注入新动力。此次大赛将以此为契机,为中俄双方创新领域的合作添上绚丽一笔。”
 
  据悉,本次大赛由工信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中心、俄罗斯中央电子科研院和陕西省西咸新区三方联合主办,旨在落实中俄总理定期会晤委员会工业合作分委会2017年9月达成的合作共识。
 
  青年交流很活跃
 
  会场一角,来自俄罗斯工程技术有限公司的奥夫钦尼科夫·安东与来自中国西北工业大学的刘金鑫用英语交谈正欢。他们是此次大赛的一等奖获得者,两位选手兴致勃勃地分享比赛心得,并交换联系方式。
 
  “创新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中俄双方选手都以严谨的态度对待比赛,都值得被尊重。”奥夫钦尼科夫·安东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谦虚地表示,“获得一等奖让我感到意外和兴奋,更重要的是能够有机会参与中俄两国年轻人的技术交流,我看到了光明的合作前景。”
 
  刘金鑫已经是类似交流活动的常客了。去年暑假,他曾远赴俄罗斯乌法,参与了2017中俄大学生创业孵化器交流项目。在此次大赛上,俄罗斯选手阿列克谢·卡连季耶夫关于集成电路的智能自动化设计给刘金鑫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从事的‘第六镜人脸识别’研究会有硬件方面的需求,期待这次比赛后与俄罗斯选手有更多交流的机会。”
 
  哈尔滨工业大学的汤旭将自己设计的“自重构智能细胞星系统”形象地描述成“太空中的变形金刚”,它既能根据任务或空间环境自主变构,又能灵活地组合和分离,最终使得卫星功能“近似无限”地扩展。“比赛间隙,我和邻座的俄罗斯小伙伴聊过,他们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领域的研究成果非常优秀,给了我很多启发。”汤旭告诉本报记者,“俄方专家还为项目的完善提出了许多建设性意见,并充分肯定了‘模块替换’商业化的发展模式。”
 
  中俄创新合作正在融入越来越多的青春力量。金秋9月,古都西安又一次见证中俄青年思维火花碰撞的闪光一刻。正如付米娜·阿廖娜所指出的,两国优秀青年汇聚于古丝绸之路的起点开展创新交流,将为俄中青年创新人才提供广阔的发展前景,并为双方更多优秀项目的合作打下基础。
 
  创新合作后劲足
 
  值得注意的是,在本届中俄(工业)创新大赛的项目展示中,市场分析和运营情况是选手们介绍的重点部分,体现出很强的务实性。正如姜冠雄所指出的,促进中俄两国青年的创新成果落地并走向市场,是举办此次大赛的初衷。“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推动下,中俄在科技、经贸等领域的合作渠道不断拓宽,中俄(工业)大赛将会持续办下去,形成长效机制。”
 
  付米娜·阿廖娜也认为,“一带一路”倡议促进了俄中合作水平的不断提升,尤其是高新技术领域的合作更是弥足珍贵。“本次大赛不仅见证了俄中科技合作的一个阶段性成果,更是一个新起点。相信今天展示的创新项目将会对未来做出贡献,产生影响。”她还表示,俄罗斯中央电子科研院一直致力于俄中创新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希望通过此次大赛更好地培养青年人才,进一步扩大合作伙伴和市场。
 
  “创新驱动,智胜未来”——这是此次大赛的主题。对于中俄创新合作的未来,两国选手信心满满,充满期待。
 
  莫斯科航空学院的别列别柳珂·达利亚提出,愿与中国的科研机构或环境机构开展合作,提高对大城市环境进行评估和探测的水平。莫斯科动力工程学院的库科威亚金娜·娜杰日达则希望借助比赛的机会寻找投资商,并在中国生产用于“运动追踪”的零部件。北京理工大学的选手还幽默地指出,期待自己研发的“面向移动交互式金融服务的智能机器人”能够成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新使者。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8年09月20日   第 06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