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网 > 中国新闻 >

探访内蒙古最大的人工林场苏木山林场 五十八载,荒山变成林海

2018-09-15 07:52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探访内蒙古最大的人工林场苏木山林场
 
五十八载,荒山变成林海(绿色家园)
 
 
本报记者 吴 勇

  郁郁葱葱的苏木山林场。
  吴 勇摄 

  ●距离县城40公里,平均海拔2000米以上。以前是荒山秃岭,现在森林面积达18.6万亩。
 
  ●以华北落叶松为主的1000多万株树木,连绵铺开在几十个山头,形成壮阔的绿色海洋。
 
  ●林场人期待,随着国有林场改革持续深化,林场能走出一条可持续的绿色发展之路。
 
      
 
  刚爬到山顶,董存战的手机就响了起来,是父亲董鸿儒打来的。“还有一个礼拜就到防火期了,工作忙你就住在林场,别回县里看我了,最近家里都挺好……”电话那头,79岁的老人嘱咐道。
 
  董存战是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兴和县苏木山林场场长,董鸿儒曾经也担任过苏木山林场场长,在林场工作42年。仿佛是命运的安排,从小在林场长大、参加工作后在政府部门上班的董存战,2008年被任命为林场场长。
 
  入秋后天气转凉,俯瞰被冷风吹动的阵阵松涛,董存战紧了紧衣领告诉记者:“每年的9月15日到次年6月15日是防火期,防火是林场全年工作的第一要务。”
 
  “我小时候这里都是荒山秃岭,上一辈人经过一生的努力,才有了脚下这片18.6万亩森林。父辈们在这里最大的事是植树,从我这一辈开始最大的事是护林。我们要把这片森林完完整整地交到下一代手中。”董存战说。
 
  林场成立之初试种华北落叶松取得成功,“那个心情真是欣喜若狂”
 
  苏木山位于晋、冀、蒙三省(区)交界处、南部阴山山脉的东端,距离兴和县城40公里,平均海拔2000米以上。登上林场海拔2334.7米的乌兰察布市最高峰,观远山,层峦叠嶂,望脚下,松涛阵阵。很难想象,上世纪50年代,这里还是荒山秃岭。
 
  1956年,兴和县为了保护苏木山为数不多的宝贵树木,在这里设立了护林站。1958年,19岁的董鸿儒参加工作,被派往苏木山。董鸿儒搭乘供销社的送货车来到苏木山,又背着口粮和行李,步行到了护林站。“当时条件确实艰苦,我们没有房子,只能借用生产队的破土房,只有1盘土炕和1口水缸。”董鸿儒回忆道。
 
  苏木山山区面积达32.6万亩,空旷的大山万籁俱寂。董鸿儒在这里并不清闲,他用了1年的时间,走遍了大山每一个角落,详细记录了土壤、植被和气候信息。他把这些资料梳理成一份建议在苏木山设立林场的调研报告,交给县里。1960年,经自治区林业厅勘察设计,苏木山林场成立。赵守礼被任命为首任场长,他和董鸿儒两个人担任起造林的重任。
 
  1960年秋天,两人从生产队聘请工人,利用扦插的办法,种下了300多亩杨树,到第二年开春却全都枯死了。接连两年,工人们种下的杨树存活的寥寥无几。1962年,县里打算将苏木山林场下马。赵守礼和董鸿儒赶到县里,请求县领导再给3年时间,并承诺保证有个交代。县领导被他们的执着打动,研究决定林场延迟下马。
 
  1963年,林场决定到河北省承德市围场县学习考察,并寻找适合苏木山生长的树种。正是这次外出学习考察,使得林场迎来转机。“对比和河北那边类似的自然环境,大家决定在苏木山试种华北落叶松。”董鸿儒说,“我们背回来80斤树种,自己制作植树工具,经过1年的育苗,1964年秋天种了800亩华北落叶松。第二年,成活率达到90%以上,那个心情真是欣喜若狂!”
 
  苏木山确立了以华北落叶松为主的造林方案,一干就是几十年,林地面积以平均每年几千亩的速度增长。1989年,董鸿儒荣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三分造、七分管”,造林任务减轻,林场却比过去忙得多
 
  进入新世纪,苏木山林场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迎来了新一轮发展。2002年,国家启动京津风沙源治理项目。项目启动后,林场绿化面积以每年近万亩的速度迅速扩大。林场副场长兼技术员李永乐说:“我1987年来到林场工作,开始的十几年,林场完全依靠县里的拨款和职工们的辛勤劳动造林。京津风沙源项目实施后,有了国家资金作为保障,育苗、造林的速度大大增加。”
 
  “近几年,苏木山该种树的地方已经基本种满了。虽然造林任务减轻了,我们却比过去忙得多。”董存战说,“植树造林讲究‘三分造、七分管’,林子种上了以后,管护是更加耗费人力物力的。目前我们每年的造林任务为两三千亩,两个月时间就能完成,但一年还有9个月的防火期,再加上5月到8月要集中防治病虫害,一年到头都闲不下来。” 
 
  随着苏木山林场生态景观越来越美,近几年当地旅游局在林区建起了旅游区,登山步道可从山脚下直通山顶。游客的增多,使林区防火任务越来越艰巨。董存战从步道边捡起一个熄灭的烟头,扔进路旁的垃圾箱。他对记者说,游人多了,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也会多起来,不但要向林场范围内的居民宣传防火安全知识,还要督促游客时刻防范火情。
 
  在山间行走,记者看到,每棵落叶松的树干上,在齐胸高的位置都缠着一圈防虫胶带,用以防止在土地上产卵孵化的昆虫幼虫爬上树。“过去,我们使用杀虫剂、烟雾剂,现在逐步采用对自然环境没有破坏的防虫胶带、灯光诱杀和无公害防治的办法。”李永乐说。
 
  最近几年,苏木山还实施了人工鸟巢引鸟防虫生物防治工程。在苏木山的许多树木上,挂着人工鸟巢。鸟巢引来的鸟一方面可以消灭虫子,另一方面有助于改善林场的生态环境。一窝大山雀一天能吃掉1000多粒害虫虫卵,保护树林免遭虫害。
 
  刚开始建的人工鸟巢很难吸引鸟类居住,大家逐步摸索发现,鸟巢出入口开得越大,就越难留住鸟儿。经过多次改进,现在的鸟巢出入口只能让鸟类勉强进出,这使得它们有安全感,入住人工鸟巢的鸟类越来越多。目前,苏木山上已搭造人工鸟巢3000多个,鸟类筑巢率达90%以上。
 
  近60年来,苏木山林场的务林人营造了18.6万亩人工林,这里成为内蒙古自治区最大的人工林场。今天的苏木山有1000多万株树木,以华北落叶松为主的20多种树木遮天蔽日,连绵铺开在几十个山头,形成壮阔的绿色海洋。每到夏季,枝头鸟鸣啁啾啼啭,几十种花儿竞相斗艳,40多种野生动物在林间奔跑觅食,焕发出勃勃生机。
 
  每年,董鸿儒老人都会多次回苏木山林场,看看曾经长期工作的地方。他说:“如今的林场可跟我们那个时候不一样了,造林、护林、防火都有了规范化的工作流程。看着这片林子被守护得越来越好,我感觉我们这一辈子的付出,值得!”
 
  坚持“保生态、保民生”两条底线,林场改革正在持续推进
 
  近年来,在国家大力推进国有林场改革的大背景下,苏木山林场焕发新的活力。如今的苏木山,完成了从荒山到人工林场、再到旅游景区的转身,成为天然的绿色养生谷,每年吸引众多宾客前来休闲度假。
 
  不过,林场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仍然有待完善。董存战表示,长期以来,国有林场管理体制不顺,经营机制僵化,投入渠道不畅,国有林场主要承担保护培育森林资源的任务,虽为事业单位却实行企业化管理。目前,苏木山林场仅依靠京津风沙源工程每亩400元的治理经费造林,没有稳定的公共财政投资渠道,防火隔离带建设迟迟难以上马,人员年龄偏大、设备老化等一系列困难仍现实存在。
 
  防火期将至,林场防火员尚立军忙得不亦乐乎。目前林场范围内存留着8个行政村,涉及约30个自然村庄。除了日常巡护,他要走村入户发放防火宣传单,挨家挨户签订防火责任状。“防火期之前这段时间非常忙,人手明显不够用。”尚立军说。
 
  在苏木山林场,已经49岁的尚立军是最年轻的职工之一。林场现有职工43人,还聘请了58名护林员。由于林场地处偏僻、工作生活条件艰苦,根本无法留住新人。年轻人不愿留在林场,参加工作没多长时间,要么辞职,要么调走。职工年龄结构严重偏大,留不住人才,这成为令董存战最挠头的事。
 
  今年66岁的周存友是林场护林员,作为长期临时工,他已经在林场工作了近30年。由于人员短缺,他只能独自在防火瞭望哨值守,常年在山上生活。每隔1天,他会步行下山,把食品和水背到山上。他每个月2000元的工资收入勉强能够维持生活,但一旦生病住院,仅有的工资收入就难以承受了。在林场,有不少临时工比周存友年纪还大,因为没有社保,退岗就意味着没有收入,他们还在坚守着。
 
  李永乐说,目前,职工生计问题成为阻碍林场后续发展的主要绊脚石之一。党中央、国务院2015年印发的《国有林场改革方案》提出,要坚持生态导向、保护优先;坚持改善民生、保持稳定。“保生态、保民生”这两条底线,都应当牢牢地守住。
 
  苏木山林场人期待,随着国有林场改革持续深化,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能出台对策,建立合理的人员流动机制,保证新鲜血液的输入,优化林场职工年龄结构。同时,为专职护林员办理社保,并适当提高他们的薪酬待遇,解决职工们的后顾之忧。
 
  “国家提出要着力改善林场基础设施和生产生活条件,完善社会保障机制,确保职工就业有着落、基本生活有保障,这让我们看到了林场的光明未来。”董存战说,“通过进一步改革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林场一定能走出一条可持续的绿色发展之路。”
 
《 人民日报 》( 2018年09月15日   10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