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用应对恶劣天气的经验方法(一线视角)
何 璐
在每一次抗击台风行动中有所收获,有所启发,才能从中不断完善和提升抗风防御体系,持续提高应对极端恶劣天气的能力
海水肆虐破堤,大树拦腰折断……今年第8号强台风“玛莉亚”,11日上午9时10分前后在福建连江县黄岐半岛沿海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4级,沿海局部最大阵风达17级,威力近年罕见,给人们工作生活带来巨大影响。截至7月12日12时,台风灾害共造成福建的宁德、福州、三明、泉州、莆田、龙岩、南平、漳州8个市及平潭综合实验区共70个县(市、区)、709个乡镇,72.68万人受灾,直接经济损失29.02亿元。
当地军民坚守工作岗位,一场防抗台风的战役已经打响。景区提前关闭,工地及时停工,易涝点群众转移,渔船回港避风……“玛莉亚”台风生成后,福建全省各市县按照部署,严阵以待,力争将台风带来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截至7月12日12时,全省共紧急转移25.52万人,所有渔船均已在港或处于安全水域。作为沿海省份,一到夏季,福建免不了要与台风“打交道”,面对可能出现的灾情,尽量将预警防御工作前置,做好相关人员的安置转移和安全警示工作,才不至于陷入被动。可以说,防抗台风,福建已经积累了不少成熟的应对方法和经验,但与台风的抗争,是一场持久战。
这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面积极响应、协同配合。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台风登陆前监测预报预警,对台风登陆后带来的强降雨和次生灾害进行监视,充分掌握风情、雨情、水情和灾情等信息,及时利用新闻媒体以及手机短信等发布预警,提高群众防范避险意识……福建各部门的工作不仅体现了扎实有效防抗台风的经验,也展现了“闻风而动”“临危不乱”的行动力。可以说,恶劣天气就像一张化学试纸,测试了一个地方的防灾减灾水平,也检验了管理部门的应急能力。
如果说经验方法是防抗台风的压舱石,那么,科学技术则是撒手锏。在福州连江县防汛抗旱指挥部,工作人员的眼睛全都紧盯着屏幕,不敢留下任何一秒空隙。为防御台风“玛莉亚”,当地今年首次启用防汛应急指挥平台,实时监控全县的雨情、风情、险情。平台整合了卫星云图、台风实时路径图及100多个高清监控探头,能实时监控道路、内河、港口、沿海、重大水利设施等关键地段的险情。11日7时,通过指挥平台,县里就监控到一起因落石造成路面封堵的险情,并及时进行了处置。科学防范、及时处置,新技术平台的运用改变了过去靠电话传递信息、人力监控险情的模式,实现了科学防御台风、实时发现险情、及时调度救援力量。
但是,无论科技手段多么先进,整个气象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不可预料的因素。面对尚无法完全掌控的自然灾害,人类仍然要始终保持警惕。同时,迎战台风暴雨,不只是政府相关部门的事,也是我们每个人的应尽之责。应当从自己和家庭做起,努力做到气象等部门所发突发事件预警信息的相关要求,做好能力范围内的一切防御工作。保护好自己和家人,也是在为迎战台风暴雨出力。
此外,应对和抗击强台风经验也值得总结。在每一次抗击台风行动中有所收获,有所启发,才能从中不断完善和提升抗风防御体系,持续提高应对极端恶劣天气的能力;也只有用好了抗台风经验,面对来势汹汹的“玛莉亚们”,才能心神不慌、阵脚不乱,风雨再大也不怕,更好地应对未来恶劣天气的挑战。
(作者为本报福建分社记者)
《 人民日报 》( 2018年07月13日 05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