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怕多流汗 就怕有缺憾
刘仔才 这个“焊将”有点憨(故事·百姓影像)
本报记者 贺林平
|
刘仔才潜心钻研练习焊接技术。
资料图片
|
记者面前的刘仔才,看起来斯文白静,脸上总是挂着淡淡的微笑。单看外表,很难将他和“焊将”这样一个听起来粗犷彪悍的外号联系在一起。
不过,了解他的人认为,他比谁都称得起这个外号。作为中国能建广东火电工程有限公司的焊接教练,历经14年磨砺,他在焊接领域练就了一身本领,接连斩获国际焊接技能大赛冠军、获得“央企技术能手”称号,成长为焊接明星。
学艺:勤学苦练精益求精
2004年,18岁的刘仔才从韶关市技师学院毕业后进入广东火电,成为一名一线焊工。焊接是火电、核电工程的核心工艺。带着科班出身的自信,刘仔才却和很多年轻人一样,遭遇了初入职场的困惑——焊接时抓不住重点,一件小活儿常常尝试几次都不成功。
从农村出来的刘仔才深知一技傍身的重要。对于困难,他的应对之策就是“坚持,坚持,再坚持”。每天,他总是第一个进入培训中心,又是最后一个走出培训车间。焊接是一门辛苦手艺,要忍受高温作业环境,甚至面临被火花烫伤的危险。刘仔才给自己定了“三没事”:烫伤了没事、太热了没事、不能回家没事。
记忆最深的要数2006年,他在汕尾电厂遇到了一个难啃的硬骨头——一个两边都有封闭阀门的焊口,他始终不得要领,硬是焊了一天都没焊上。为了这事儿,他一整天茶饭不思,脑子里盘算个不停。晚上回宿舍,累了一天的他也没有休息,而是翻起了当年从技师学院带回来的课本。
翻到《金属材料与热处理》一书,刘仔才眼前一亮。原来,他焊接的管道两边阀门始终锁紧,焊接加热了管道内的空气,造成膨胀,所以才导致焊接屡屡失败。第二天,他在焊接时打开了管道其中一个阀门,让膨胀的空气排出去,焊接终于顺利完成。
“在我身上有很多伤疤,每一个伤疤都有一个故事。当这些伤疤愈合的时候,都成为我向上攀登的台阶。”刘仔才动情地说。他前3年全部扎根工地一线,立志将每次焊接都打造成精品,靠着勤学苦练的努力和精益求精的精神,完成了从新手到“焊将”的华丽蜕变。
授业:教出200多名能独当一面的焊工
当选十九大代表后,刘仔才对自己的事业有了全新的认识。听到习近平总书记说到“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时,刘仔才非常激动和振奋。“制造业不断向中高端迈进,离不开广大产业工人的工匠精神。作为一名一线产业工人,我的内心充满了力量,也感觉肩上的责任更重了。”
2012年,刘仔才到广东火电焊接技术培训中心担任教练后,把更多的精力放到了传道解惑上。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培养更多的焊接精英。
刘仔才不忘初心,严格教学,独创“极限训练法”。他常常手把手地教新员工握焊枪、传授操作技巧,将自己多年积累练就的“绝活”向弟子倾囊相授,至今已教出200多名能独当一面的新生代焊工。
比起授业,刘仔才更注重传道。“在工作中,我们要培养精品意识,将每一件产品当精品,认真去对待它,力求做到最好。”
在阳江核岛项目部担任焊培副班长兼主力焊接教练后,有一次,一段位于管沟处的不锈钢管道焊接难度大,弄不好影响整个工程进度。刘仔才二话没说挑起重任。他在现场观察发现,管道处于地沟内,还紧贴墙和地面,操作空间极小且部分焊缝看不到。
刘仔才决定采用镜面焊法,但由于镜子里的左右与现实中相反,对着镜子焊接很容易出现偏差。为此,他对着镜子写了一晚上的字,终于适应镜子里的左右顺序。第二天,他顺利以镜面焊法完成地沟管道焊接作业。这一生动的身体力行式教学,让徒弟们叹服。
多年孜孜不倦播种“工匠精神”,最让刘仔才欣慰的是,得意弟子余峰勇夺2017国际焊接大赛钨极氩弧焊青年组个人一等奖。“除了学到技术以外,最重要的是学到了师傅那种吃苦耐劳、迎难而上的精神,我也要传承这种精神。”他说。
《 人民日报 》( 2018年06月07日 09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