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查清中国大鲵“血缘谱系”
至少由五个物种组成
本报北京5月22日电 (记者吴月辉)日前,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中科院动物进化与遗传前沿交叉卓越创新中心车静研究员、张亚平院士及罗伯特·墨菲教授领衔的国际研究团队在中国大鲵遗传多样性与保护研究上取得重要进展。研究基于基因组水平数据揭示中国大鲵至少由5个物种(有可能为8个)组成,中国大鲵的保护亟须进一步评估和改进。该项研究成果于北京时间5月22日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当代生物学》上。
“由于缺乏显著的外部形态差异,中国大鲵长期以来被认为是一个物种。目前我国实施的保护是基于‘中国大鲵是一个物种’的保护措施和市场化的人工养殖、放流增殖,并未对不同地方的种群加以区别对待。”车静说。
研究组首次探索使用了简化基因组的方法,在基因组水平对中国大鲵的野生种群开展了群体遗传学分析。分析发现,中国大鲵并非单一物种,目前研究数据支持至少5个物种的划分,其分布地与水系分布紧密相关,大致对应黄河、长江、珠江及钱塘江等流域。各物种间分化时间保守估计为4.71—10.25百万年以前,属于有较长分化历史的典型物种。
在养殖场种群中,研究人员还意外发现了另外两个独特的支系,加上记录分布于海拔4000米以上的青藏高原种群,推测中国大鲵有可能包括高达8个物种,但这一结论亟待进一步考察和研究确定。
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张亚平院士说:“在这样一个备受关注的大型两栖动物中突然发现如此多的隐存物种是令人震惊的,这得益于基因组等新分析技术的应用。该发现对于中国大鲵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车静表示,商业目的的人工养殖存在加速物种灭绝的风险:物种之间基因混杂,基因同质化趋于严重,多个物种有可能逐渐被其中一种取代。她建议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系统普查及遗传鉴定研究,对商业化养殖的管理作调整,停止无序人工放流行为,增加遗传背景及疾病筛查防御指导,增设相关保护区,加强以科学为指导的动物保护的公众教育。
中国大鲵俗称“娃娃鱼”,为中国特有珍稀野生动物,也是世界现存两栖类中体型最大的物种,体长可达2米,具有极高的进化独特性,堪称“活化石”“水中大熊猫”。
据悉,中国大鲵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列为极度濒危物种,并收录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Ⅰ,在我国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 人民日报 》( 2018年05月23日 14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