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祖国找页岩气
——西南山地页岩气勘探者剪影
本报记者 赵树宴文\图
|
工程人员背负绳索和设备向断崖上行进,他们经常在断崖边上进行作业。
|
|
遇到河流,工程人员就使用无人机来放线过河。无人机为六轴多旋翼工程机,最大起飞重量为8.2千克,飞行距离1000米,续航25分钟。借助它,能够极大地减少人员作业的安全风险。
|
|
无人机过河后,河对岸的人员就会将线固定好,然后开始进行勘探工作。
|
|
这是一位“蜘蛛人”,他刚刚从断崖上作业回来。
|
|
工程队正在开会,研究下一步勘探工作如何进行。
|
|
这是位于乌蒙山区的页岩气开采基地。
|
20.3公里、31072步,这是中国石油东方地球物理公司新兴物探开发处2149队经理王强军手机里一天的步行数据。为了优质完成页岩气勘探任务,他和队友们每天背负重达20公斤以上的采集设备,在四川省叙永县的乌蒙山里连续工作了83天。
近日,记者走进云贵川三省交界、方圆300公里的广袤深山之中,见证了中国石油东方地球物理公司的建设者们为寻找页岩气付出的艰辛努力。
在2149队施工现场,百米悬崖上的物探“蜘蛛人”——放线工王显压身带对讲机和采集设备,系了两根保护绳,从150多米高的悬崖上攀岩而下,绳子的一端在山顶牢牢固定,由3名队员拉住,站在悬崖下的指挥人员不断用对讲机提醒放绳的3名队员和下降人员注意安全。物探队员的红色工装在灰色崖壁上格外显眼。“各种超前安全措施已经到位,但是心里还是很紧张,人平安落地就像心里的石头落地”,王强军对记者说。现场放线作业的负责人何向东则告诉记者,像这样的断崖,工区内有1846处。西南山地许多地方为无人区,断崖林立,丛林密布。但为确保页岩气资料的完整性,队员们必须穿越断崖和丛林。
页岩气是指赋存于以富有机质页岩为主的储集岩系中的非常规天然气,以甲烷成分为主,化学反应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是一种洁净、优质的新能源。2017年,中国天然气需求呈现爆发式增长,各地“求气若渴”。北方冬季供暖阶段,天然气清洁能源供需矛盾更加突出。清洁绿色能源不仅能满足国家对能源的需要,更能满足人民对绿水青山的向往。
如今,美国页岩气开发实现了大规模商业化生产。而中国天然气在能源消费中的占比还不足7%。页岩气勘探开发对推进中国优化能源结构、保障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中国页岩气的勘探难度远远大于北美。以四川为例,美国的页岩气层深度为800-2600米、气层厚度为300米左右,四川则为2000-2500米,厚度仅为50米左右,具有复杂性、特殊性、隐蔽性与非均质性叠加于一身的山地页岩气地质特点,勘探开采难度大,瓶颈问题多。
面对页岩气勘探起步的困难,东方地球物理公司没有因为国外公司的技术垄断而止步,专门成立了非常规能源勘探专业单位和包括“国家千人计划专家”在内的专业科研团队。公司所属的新兴物探开发处、研究院、物探技术研究中心均派出精干力量,采用“一体化”运作模式,全力攻关,促进了主体核心技术和关键工具的国产化,为页岩气开发建设保驾护航。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8年05月08日 第 12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