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推动加工贸易企业升级
转型转出新天地
贺林平 王祥明
上午9时,本是工厂人头攒动、忙碌热闹的时候,而广东东莞劲胜精密组件股份有限公司的打磨车间里却四下少人。闪烁着信号灯的50台机器日夜不休,打磨一个个手机结构件。在机器人方阵间,蓝色机械手精准地从自动运输小车里抓取材料,放入相应工序上。一眼望去,只有3名技术员对机器进行实时监测和远程操控。
第十届中国加工贸易产品博览会近日在东莞开幕,像劲胜这样起步于加工贸易的台资企业,向莅临“世界工厂”的各路宾朋展示着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最新成果。
回顾改革开放40年历程,台商是最早进入大陆开厂兴业的一批企业家,而东莞则是大陆台商最为密集的地区之一。如今,东莞台资企业或通过技术创新提升产品附加值,或通过机器换人提高生产效率,或通过电商打开全新市场,在转型发展中拓展出一片新天地。
科技创新引领
由以前侧重于量的堆积,逐渐转换为重研发、重技术,通过新技术打开市场和产业新空间,正成为东莞台企转型升级的必选路径。
台一盈拓,这家名字带有浓厚台湾味儿的企业,却在大陆实现了脱胎换骨。以往,在东莞众多的传统模具厂里,几乎都能看到台一盈拓的影子;而如今,通过引进机床制造领域的先进技术和生产经验,它已成为国内少数拥有电加工机床软硬件完整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之一。
截至目前,台一盈拓在数控机床领域已拥有22项发明专利、6项软件著作权,2015年即通过“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的认定。
智能改造开路
依靠制造方式的创新,劲胜从一家加工贸易企业逐渐转变成手机精密构件产品生产商。智能改造开路,劲胜精密东城厂区用工数从原来的204人减至目前的33人,产品开发周期也大大缩短。
智能改造,不止劲胜。东莞百宏实业有限公司主要生产各类织带、粘扣带等鞋材辅料,包括耐克等在内的一批国际知名企业都是该公司的客户。通过引进德国先进技术和设备,采用一片式经编针织提花网布实现鞋面一体成型,将传统的鞋面制造工序减少约40%。
为推动台企转型升级,东莞市政府引进台湾电电公会、中卫发展中心等14家台湾产业服务机构,为台企提供转型升级诊断辅导服务。截至目前,累计诊断辅导企业超过1300家,接受诊断辅导的企业平均生产成本降低15%,用工减少10%。
电商市场拓展
1994年,乔鸿鞋业从台湾彰化县搬迁到东莞厚街,在它长达20多年的代加工生涯里,生产过众多品牌的鞋子。然而2008年以来人力成本的不断上涨、外销市场的持续疲软,曾让乔鸿鞋业创始人郭正津倍感压力。
2013年底,乔鸿鞋业投资数百万元,开辟另外一条生产线,正式注册了自主品牌,并主推电商销售。这两年,在淘宝“中国质造·广货网上行”活动中,乔鸿鞋业创造了3天卖出1.7万双鞋的纪录。
东莞台资企业中涉足电子商务的仅三成,不少台企电商领域带来的订单占比不到一成。对此,东莞市政府积极搭建电商公共服务体系,鼓励加工贸易企业利用“互联网+”拓展新兴市场。
如今东莞纯OEM(完全代工)企业不断减少。截至目前,东莞拥有自主品牌的台资企业超过600家,ODM(委托设计)和OBM(自有品牌)产品出口占比从2008年的33.8%提升至目前的74.7%。
《 人民日报 》( 2018年04月25日 10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