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75%以上财力投入民生(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
今年将推进15万人脱贫
本报西宁2月21日电 (记者何聪、姜峰)赶在年前,青海省化隆回族自治县扎巴镇的东拉卡、洛乎藏两村易地搬迁项目建成,村民韩锦志乔迁新居,“搬到镇上,以后再不用翻山越岭,孙子就近上学,舒坦!”
“原来一年最多酿1000多斤,去年酿了4000多斤青稞酒,赚了6万多元。用酒糟还养了17头八眉猪,出栏14头,挣了1万多。”互助土族自治县班彦新村村民吕有金,从7公里外的脑山搬迁过来,“新村好看,交通方便,吸引了不少人来村里体验我们这里的风情,酒好卖多了!”
2017年,青海2.5万户9万多人陆续从大山深处乔迁到集镇或公路沿线,预计到今年底,将有20万人从山区迁出安置。今年青海继续实施百姓安居工程,计划改造城镇棚户区3.05万户、综合改造2万户、农牧民危旧房6万户。
异地搬迁是青海改善民生的一个侧面。“多年来,青海坚定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目标,选准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领域及重点项目,民生投入力度始终不减。”青海省主要负责同志表示。
2014年起,青海实施高原乡村建设和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截至目前,已累计投入各类项目资金107.7亿元,完成1200个村庄的美丽乡村建设,占行政村总数的28.8%。
为解决包虫病患者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除国家包虫病手术治疗补助8000元之外,青海还通过新农合、民政低保等各项政策予以补助。在玉树藏族自治州称多县拉布乡达哇村,54岁的藏族牧民色样不久前在州人民医院做完包虫病手术,医护人员又来到家中随访,色样竖起两个大拇指:“省钱又安心!”
“青海每年用75%以上财力,逐步扎牢织密民生网。”青海省财政厅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年青海将推进15万贫困人口脱贫,全面启动第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和高中攻坚计划,实施“民生实事工程”,推动群众生产生活生态形成良性循环。
《 人民日报 》( 2018年02月22日 01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