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校友会副会长、“教育扶贫牵手行动”项目领导小组组长高超老师主持仪式
7月26日上午,北京大学“教育扶贫牵手行动”第八期结业典礼在北京大学英杰交流中心阳光大厅隆重举行。参与项目的地方政府和学校代表,支持项目的社会各界人士与来自河北、湖南、贵州等地的300余名师生齐聚一堂,共襄盛举。出席此次结业典礼的嘉宾有: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任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所长、研究员、生物化学和生物物理学家王志新院士,北京大学原党委副书记、副校长郝斌教授,北京大学教育学院院长陈晓宇教授,北京大学校友会副会长、“教育扶贫牵手行动”项目领导小组组长高超,中善公益促进中心理事长文若鹏,“教育扶贫牵手行动”项目领导小组副组长、北京德信仁教育科技发展中心董事长游罡华,中国和谐艺术团副团长、语言艺术表演家、著名特型演员——周恩来总理的扮演者曹志颖,武警天安门护卫队执行队长刘永久。仪式由高超组长主持。
“教育扶贫牵手行动”公益项目由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和北京德信仁教育科技发展中心共同举办,在中善公益促进中心立项。
高超组长首先指出,“教育扶贫牵手行动”是响应中央关于教育精准扶贫的精神,依托北京优质教育资源,旨在为国家级贫困县和教育欠发达地区优秀高中生与青年骨干教师提供培训服务的公益性项目。项目开展三年来,已取得的累累硕果。特别是2014年首批参加“牵手行动”的学生在今年高考中取得了非常优异的成绩。据统计,485名参培学生几乎全部达到当地本科一批录取分数线。其中,河南省新安县第一高级中学游正阳同学以理科689的高分荣登洛阳市理科状元;樊硕同学以理科684的高分荣登沧州市理科状元;夏宝亮同学以665分的高分荣获汤原县高考理科状元。以上成绩是“教育扶贫牵手行动”项目组全体成员辛勤努力的结晶,表明“教育扶贫牵手行动”的模式经得起实践检验,具有科学性和系统性。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院长陈晓宇教授在讲话中指出,“教育扶贫牵手行动”为国家级贫困县、教育欠发达地区和有需要的地区的优秀高中生与骨干青年教师搭建了长期性、机制化的公益教学平台,具有系统性、专业性、长期性、扩散性、公益性五大特点。今天,“教育扶贫牵手行动”第八期顺利结业,标志着我们的工作又取得了新的成绩。但是,结业并不意味着结束,教育扶贫的事业任重道远,我们要继续扬起船帆,乘风破浪。
中善公益促进中心理事长文若鹏向“教育扶贫牵手行动”项目组三年来取得的优异成绩表示祝贺。他认为“教育扶贫牵手行动”积极践行精准扶贫的理念,打造具有特色的公益性教育模式,对于突破地方教育发展的瓶颈、推进教育公平具有重要作用。他希望通过“教育扶贫牵手行动”的带动效应,为孩子们撑起一片梦想的天空,将教育公平的火种播撒到祖国的大江南北。
中善公益促进中心理事长文若鹏讲话
武警天安门护卫队执行队长刘永久指出,让同学们在天安门广场见证国旗升起的庄严时刻是武警天安门护卫队为教育扶贫事业贡献的绵薄之力。在以后的日子里,还将继续参与“教育扶贫牵手行动”,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更多的孩子们感受到伟大祖国的召唤,树立更远大的理想,也希望同学们回到家乡,带动周围的同学,为祖国的繁荣发展而努力学习!
武警天安门护卫队执行队长刘永久讲话
主席台嘉宾为部分优秀教师颁发证书
湖南省桃江县第一中学学生代表谭孝廷发言 湖南省汉寿县第一中学学生代表刘真子发言
最后,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任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所长、研究员、生物化学和生物物理学家王志新院士以《如何成为一个有用的人,如何成为一个科学家》为主题,为参陪师生带来一场思想盛宴。王院士以他个人的科学家成长之路,证明了科学无捷径的真理,以此激励参培师生树立远大理想和科学精神,一步一个脚印,扎实地学习。王志新院士还特别肯定了“牵手行动”智武结合的思路,勉励学生们在刻苦学习的同时要练就强健体魄。
<p align="center" "="" style="margin: 0px 0px 0pt; padding: 0px; font-size: 11pt; line-height: 2; font-family: Tahoma; color: rgb(102, 102, 102); text-align: center;">中国科学院院士王志新进行院士讲座《如何成为一个有用的人,如何成为一个科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