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期“大国工匠”国情研修班探营
“不吃饭,听一天都行”
本报记者 赵 兵
6月20日8时30分,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庄严的国歌声中,“大国工匠”国情研修班开班。
这是个特殊的班级,他们中,有车工、纺织、美发、核反应堆核级设备检修等近20个工种,其中不乏世界技能大赛金牌得主、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这53名中国顶级工匠将在为期5天的由中央组织部举办的首期“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国情研修班上,通过专题讲座、参观学习和现场教学,对国情世情有更深刻的了解和掌握。
把握世情国情,提升工匠地位
“我们平时想的问题,上面都了解,也正在想办法解决”
中央组织部人才工作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就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作出重要指示,中央《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提出明确要求,最近又印发了《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充分体现党中央对高技能人才的关心和重视。中央组织部举办高技能人才国情研修班,就是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工匠精神”,进一步营造“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社会氛围,努力开创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生动局面。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指出,在工厂车间,就要弘扬‘工匠精神’,精心打磨每一个零部件,生产优质的产品”“在技工教育‘十三五’规划中,首次明确提出技工教育10项主要发展指标”……课堂教学中,人社部职业能力建设司有关负责人解读我国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和相关政策。
来自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内蒙古第一机械集团的高级钳工张学海由衷地说:“没想到,我们平时想的问题,上面都了解,也正在想办法解决,比如企业招聘设置的学历门槛过高等问题,都是我们很关心也期待解决的问题。”
班里唯一的女学员苏兆凤,是来自吉林森林工业集团的木材检验员。常年奔波深山,能来参训,她倍感荣幸,“培训班规格很高,听了老师对国家技工人才政策的讲解,深感国家对我们产业工人的重视和关心,很温暖。”
“‘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和中国新文明体系的建立是什么关系”“中国实体经济发展与美国实体经济发展有什么联系”……国防大学教授讲解完国际关系后,学员们踊跃提问。
“醍醐灌顶、恍然大悟!”来自广西玉柴机器集团的高级钳工、全国劳模池昭就意犹未尽,“不吃饭,听一天都行!以前有很多困惑,现在对国家战略都明白了,感觉很开心!回去撸起袖子加油干就是了!”
结束了一天的培训,晚上主题为“破冰”的团队训练显得格外轻松,教室里不时出现笑声。设计队徽、队名,进行团队展示……来自全国各行各业的学员很快熟络起来。
“我感觉技工的社会地位正在不断提高,这将逐步转变社会对技工的印象,技工队伍会逐渐壮大,推动我国制造业走向更高水平。”来自中车长春轨道客车公司的高级焊工李万君十分欣慰。
了解中外历史,激发爱国情怀
“我们要倍加珍惜这个时代,牢记使命,提升技能”
上海兴业路76号,一幢沿街灰红相间的石库门建筑坐落在繁华商业街区。这里,就是著名的中共“一大”会址。
在“一大”代表曾经开会的木桌前认真聆听讲解员讲述党史,在“起点”人物示意图前合影留念,在中国共产党创建历史陈列馆一件件文物前驻足沉思……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探寻救亡图存的道路,再到风云际会相约建党,一帧帧波澜壮阔的历史画面重现眼前,让学员们心潮澎湃、感慨万千。
“我们党从50多人发展到今天8800多万党员的艰辛之路,深深地震撼着我。今天,我们要倍加珍惜这个时代,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提升技能,为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迈进作出自己最大的贡献。”身为党的十七大、十八大两届代表的黑牡丹公司高级技师邓建军坚定地说。
今年22岁的张志坤是培训班里年龄最小的工匠。别看他年龄小,本事可不小——他在第四十三届世界技能大赛数控铣项目上勇夺金牌,作品被专家誉为“几乎完美”。
“以前只是在教科书上读到党史,并没有太深的感受。”如今已在广东省机械高级技工学校任教的张志坤,正积极申请入党,“在中共‘一大’会址,了解到那么多革命先辈为了民族生存发展抛洒热血,感触很深,更坚定了我的入党决心。”
在缅怀墙前,学员们面对李大钊、陈潭秋、恽代英等革命先烈的黑白照片肃穆站立,深鞠三躬……
在世博会博物馆,电报、蒸汽机、格莱姆发电机等等,3D打印模型与影像、音乐交织,带领人们穿越回第一次工业革命那个伟大的发明时代。
学员们在影像前仔细观看介绍,在模型前讨论着材质与工艺,历史的纵深感让这些“大国工匠”们重新思考中国与西方的关系、人类与机械的关系。
在世纪盛会展厅,规模空前、历史之最的中国上海世博会展览,让学员们无比自豪。
有的学员说,“看到一个世纪前的中国与西方的差距,感到鼻子酸酸的。可是看到中国世博会的成果,让我又感到无比自豪!”还有的学员说,“看到人类机械历史,人类机械设计理念的变迁,让我重新思考自己的工作与人类命运的关系,与绿色发展的关系,一下子脑洞大开。”
不断加强学习,提高创新能力
“大国工匠不只是吃苦耐劳,更要不断创新”
作为上世纪70年代的“三大件”之一,蝴蝶牌缝纫机曾经家喻户晓。如今,新一代蝴蝶缝纫机已实现智能化,能在23分钟内完成一只蝴蝶图案的精美刺绣,而人工完成至少得2天。在上工申贝集团,各种精密先进的缝纫设备、机械的智能化令学员们叹为观止。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特级技师徐立平对工业4.0概念深有感触,这位被称为“在导弹上雕刻火药”的“大国工匠”说:“我感受到科技进步带来的巨大变化,现在朝着工业4.0方向发展,我们应从国家利益出发,立足岗位基础,坚持创新,要为不断提高产品质量,不断提高效率进行创新。”
“这是我们核电站的核反应堆,我已在那里工作了20年。”来到上海电气临港基地展示厅参观,秦山核电集团首席技师何少华看到一幅秦山核电站的展示图时激动不已,他对着展厅里的一个核岛模型向大家介绍起自己的工作,“这是堆内构件、这是燃料组件……如果这里发生问题,我们就从这里开始着手维修。”对工作的热爱、对祖国核电技术的骄傲,满满地写在何少华脸上。
在临港基地参观后,学员们对国家先进的核电技术赞叹不已,同时也更加清楚地认识到,创新应是工匠精神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需要不断加强学习,跨行业跨领域学习,提高综合素质、提高创新能力。
“这种类型的国情研修班太有意义了。”参与办班的中国浦东干部学院教师说,“这是第一次让高技能人才走进干部学院研修,体现了中央有关部门的良苦用心。研修班虽然结束了,但无论对于学员,还是研修班组织者,都是一种激励,影响将是长远的。”
《 人民日报 》( 2017年06月27日 11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