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泄露、变味广告、网络谣言、网络暴力、垃圾信息、自媒体炒作已成为当前最困扰用户的6种互联网顽疾
避开互联网六大“迷魂阵”
世界大网络,网络大世界,谁都不愿生活在一个充斥着虚假、诈骗、攻击、谩骂、恐怖、色情、暴力的空间。互联网架起了无限可能。没有人会拒绝由此带来的便利,然而那些伴生而来的困扰烦恼也令人无法忽视。
开放自由的表达环境令人欣喜,却也让语言暴力肆意横行,真相谣言真假难辨;通畅的数据共享惠及生活,却使得隐私保护漏洞频出,广告侵扰无孔不入;海量的内容生产丰富选择,却导致垃圾信息以次充好,庸俗炒作大行其道。
网络异化的产物给用户摆下了“迷魂阵”。面对“互联网让我们更好了还是更不好了”的问题,你我的回答有多犹豫,相应的完善改进就有多急迫。
讳疾忌医断然不可取,直面互联网的病症隐忧也不是为了否定技术升级的意义。对症下药才能让“副作用”消减,让“正能量”充盈。本期新媒体版推出《避开互联网六大“迷魂阵”》特别策划,试图识破迷阵、拨开迷雾,探求天朗气清、风景独好的网络空间。
——编 者
信息泄露深陷“无底洞”
本报记者 董丝雨
因个人隐私泄露而导致的精准诈骗频频发生,成为互联网健康发展道路上的一颗“毒瘤”
刚刚注册成为某卖房中介的会员,就接到了贷款和装修的电话;在网上完成一场考试的报名,就收到培训班和能提前拿到考题的短信……个人隐私的泄露似乎成了见怪不怪的事情。
根据中国互联网协会发布的《2016中国网民权益保护调查报告》,54%的网民认为个人信息泄露情况比较严重,84%的网民曾经遭受过因个人信息泄露带来的不良影响,比如广告推销等。
此外,因个人隐私泄露而导致的精准诈骗频频发生。去年8月,福建的陈先生接到一个自称是“房管局工作人员”打来的电话,对方在准确说出他的姓名、住房等信息后,称陈先生的房子“可获7580元退税款”,陈先生按电话提示,在ATM机上给对方转账1万多元,事后发现遇到诈骗。
越来越多形式“新颖”的诈骗花招,也让网友防不胜防:航班取消、奖学金发放、学费缴纳、发放补助金、电视节目中奖等诈骗电话和短信,无时无刻不在“轰炸”着人们的手机;各类钓鱼网站、克隆网站的存在,也让网友的个人财产安全岌岌可危。更令网友震惊的是,诈骗分子还能够准确地说出自己的名字、电话、住址,甚至网购的信息。
《2016中国网民权益保护调查报告》显示,从2015年下半年到2016年上半年,网民因个人信息泄露、照片信息、垃圾信息等造成的经济损失达915亿元。
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说:“关于个人信息保护的法律法规、条例部门规章、地方性规定,目前已经有100多部,因此在法律层面不存在空白。但目前大量因隐私泄露导致精准诈骗案件发生,主要是因为我国网络实名制落实得不够好,没有完全做到身份证、电话卡信息与本人的一一对应。网络服务提供者应按相关规定落实好网络实名制。”
同时,他也提醒网民在社交平台谨慎“晒出”自己的个人信息和行为信息,比如自己以及家人的照片、姓名,或者机票、购物信息等。此外,在网站或APP注册的时候要仔细阅读保密协议,根据其对个人数据使用程度来决定是否注册。
变味广告营销“过了头”
本报记者 吴 姗
用户产生各种不舒适感,是因为广告营销精准度有些“过头”了,“刹车”或者“扭转方向盘”还需要时间
最近,北京公务员小张家里在装修,闲暇时到某网络购物平台搜索“卫浴柜”。接下来几天,小张一上网,网页某个角落就会弹出“卫浴柜促销活动”等广告链接。一开始,他还有兴趣看一眼,可渐渐地发现这个“精准”服务不仅不靠谱,还有些“挥之不去”,有种被卖了隐私还被骚扰的感觉。
这种经历很多网友都有过,自己在某个网络平台的浏览习惯、浏览痕迹,总是在其他网站体现。越来越多的网友质疑,数据共享是否影响到了个人信息保护?精准营销怎么就有了网络“牛皮癣”广告的意思?
除了看似“走心”却让人不适的互联网广告,《互联网广告管理暂行办法》实施近一年来,微商朋友圈广告仍有些屡禁不止,卖假货、假代购、集赞加关注等营销信息还在刷屏;邮箱垃圾广告依然对用户继续“日常的问候”,有时候用户点开几十条新邮件竟全是花式广告。有网友感叹,“推送方式略显粗暴”。
当互联网广告让用户有了营销骚扰的感觉,恐怕真得“治病”了。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詹骞认为,近年来,互联网服务一直朝着“提供更精准服务”的趋势转变,某种意义上,想要获得更友好的互联网服务,势必让渡一些个人信息,包括地理位置、搜索内容等。去年发布的《中国个人信息安全和隐私保护报告》显示,53%的人因网页搜索、浏览后泄露个人信息,被某类广告持续骚扰。
“现在,用户产生各种不舒适感,是因为精准度有些‘过头’了,‘刹车’或者‘扭转方向盘’还需要时间,需要行业达成共识。”詹骞强调,关于“精准服务”有两点需要重视,一是什么样的个人信息不能让渡,需要被保护;二是服务的精准度与用户体验度的关系如何平衡,这两点也是守住互联网广告底线的关键。
业内人士指出,互联网广告营销数量巨大、平台多样、渠道分散,其治理不能寄托于单向的监管,需要多方合作、不断增进对合法广告模式的经验积累,在实践中逐渐扭转广告乱象。用户也有能力屏蔽一些广告信息,对于广告没必要完全持负面态度,如果广告内容对接用户需求并且提供的是有质量的服务,也是有价值的。
网络谣言上演“狼来了”
本报记者 许 晴
网络谣言没有改变谣言的本质,只是提供了新的传播媒介,让传播更快、范围更广、影响力更大
近日,微信官方发布辟谣小程序,如果用户阅读或分享过的微信文章被鉴定为谣言,小程序会发送谣言提醒。网友留言表示“一定要转给爸妈”。
曾几何时,公开透明、无所不包的互联网被视作“谣言终结者”,只需指尖一点,就可轻松求证真伪。可现在,谣言数量不降反增。据《2016网络谣言传播以及成年人认知情况研究报告》,六成以上成年网民经常看到网络谣言。
网络谣言没有改变谣言的本质,只是提供了新传播媒介,让传播速度更快、传播范围更广、影响力更大。网络谣言更善于紧抓时代热点、民生焦点和社会痛点,社会公平、食品安全、环境问题、医疗教育等,都是谣言高发区。
层出不穷的网络谣言已成为互联网“毒瘤”。一位网友调侃:“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知道2011年抢的盐吧?我家的终于吃完了!”6年前,一条“加碘盐可防辐射”的谣言在网络发酵,几天内就在全国范围内引起一场抢盐风波:货架上的食盐被抢购一空、黑心商贩哄抬盐价,有人甚至囤积了1.3万斤食盐……
网络谣言的受害者不只有网络用户。最近,网络热传“晋江塑料紫菜”谣言,让当地紫菜生意一落千丈,某农户家的15吨紫菜滞销,直接经济损失达20万元。即使辟谣成功,谣言听众“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态度,也让经济和名誉损失难以挽回。
北京地区网站联合辟谣平台和腾讯较真平台勾勒了一幅“谣言易感人群画像”:女性、老人和未成年人、农村地区人群、低学历者更易受到谣言影响。对用户而言,除了要做到不信谣、不传谣,更要能辨谣。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化研究中心秘书长姜奇平建议:“用户看到新信息时,不仅要看消息的可信程度,还要看消息源的可信程度,重要信息应求证于权威媒体,才能够尽可能避免被谣言误导。”
治理网络谣言离不开多管齐下。“第一,要完善规则,如政府制定政策法则,平台制订行规协议;第二,要利用专业资源,打击有组织犯罪或形成产业链的谣言信息。”姜奇平说。
网络暴力乱施“杀威棒”
本报记者 许 晴
当“曝光”失控,当网友以蛮不讲理的态度和恶毒下流的言论中伤当事人,监督就异化成了网络暴力
“粉丝尾随打扰偶像高考”“大爷大妈霸占篮球场跳舞”“女留学生发表辱华演讲”……热门新闻的评论区总夹杂着一些不和谐的声音:“这人是谁,人肉出来!”“长这么丑还好意思干这种事,不要脸!”……
在“有图有真相”“围观改变中国”的口号下,“发到网上曝光你”这句话一度颇有震慑力。曝光肇事逃逸的司机或只抽名烟戴名表的政府官员,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社会安全和正义。但是,当“曝光”失控,当网友以蛮不讲理的态度和恶毒下流的言论指责中伤当事人,甚至用人肉搜索等手段曝光当事人隐私,骚扰其现实生活,监督就异化成了网络暴力。
去年,一位内地男明星因为“外界发出的歪曲事实和中伤他的言论报道”导致抑郁症加重,离开了人世。2008年,韩国曾有5名艺人因网络暴力连续自杀,引发了一场“善帖运动”,告诫网友人言可畏。
网络暴力离我们并不遥远。在《千夫所指:社交网络时代的道德制裁》这本书里,作者拜访了许多位网络暴力的受害者,发现大部分是普通人,只因为在公众场合或者社交媒体上做了错事或发表错误言论,就招致毁灭性的网络羞辱和人肉搜索。网络暴力不仅影响他们的生活,还波及他们身边的人,其影响和恶果难以消弭。
用户在网络暴力中扮演的角色,随时可能在加害者和受害者之间转换。“不想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就不要对别人这样做;在现实中不能做的事情,在网络上也一样不能做。”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说。
网络暴力侵犯了隐私权、肖像权、名誉权,甚至生命健康权,受害者可以通过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权益。“比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网络用户利用网络服务实施侵权行为的,被侵权人有权通知网络服务提供者采取删除、屏蔽、断开链接等必要措施。此外,网站应落实网络实名制,媒体也应坚持新闻伦理。”朱巍说。
垃圾信息刷屏“全天候”
本报记者 董丝雨
垃圾信息产生的主要原因与小广告一样,都是为了低成本推销逐利,实则浪费了大量的社会资源
“不转不是中国人!”“癌症克星!速转!”“几亿人不知道的秘密,转疯了!”
点开朋友圈或者微博,类似这样的内容充斥着眼球,有网友直言:“这样的内容就是通过夸张的表达,甚至道德绑架的方式来诱导人们转发,实际上如同垃圾一般毫无价值和意义。”
“此类垃圾信息产生的主要原因与小广告一样,都是为了低成本推销逐利,其泛滥浪费了大量社会资源和网友的时间、精力,损害网友权益,严重的甚至可以带来魏则西案例那样图财害命的结果。”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化研究中心秘书长姜奇平说。
除了打着爱国的旗号逼迫网友转发之外,还有诸如“转发者一生平安”“不转三日内必有祸事”之类的诅咒帖和半诅咒帖饱受网友诟病。而利用网友的爱心炮制虚假信息的内容,比如每年高考期间都会“准时”出现的寻找丢失准考证考生的内容;时间、地点十分“精确”的募捐类、献血类、孩子走失类内容,更是不断挑战着社会的伦理底线。
有业内人士表示,之所以制造这类信息,目的无外乎是为了获得注意力攒粉后攫取广告费。
姜奇平认为,平台应针对垃圾信息量大面广的特点,采取措施加以制止,例如,对投诉集中的垃圾信息源,按照成文规定,直接予以屏蔽。用户应主动配合管理,例如,许多邮件都有标注垃圾信息功能,及时标注,可以避免更多人受害。
去年4月,微信团队发布《微信外部链接内容管理规范》,对诱导分享、诱导关注等九类内容作出规范。微信团队称,对于违反外部链接内容管理规范的内容,将采取停止链接内容在朋友圈继续传播、停止对相关域名或IP地址进行访问、屏蔽相关链接等措施;若是公众号违反规范,则会限制或禁止使用部分或全部功能、账号封禁直至注销等。
此外,有专家建议,维护互联网的清静有序,也是每个网民的责任和义务,因此网友在见到此类内容时,应积极举报。目前,大多数社交平台都设有一键举报功能,不仅能提高发现此类信息的效率,也能约束垃圾信息生产者。
自媒炒作暗藏“流水线”
本报记者 钱一彬
对自媒体的信任因种种肆意炒作行为屡被透支,读者的价值判断也将在“迷魂阵”中饱受困扰和冲击
“震惊国人”“看后惊呆”“诡异一幕”……这类惊悚吸睛的标题时常令网友在点击阅读后直呼“被欺骗了”。注意力经济时代,采用夸大事实、故留悬念的标题成为不少自媒体文章刷高点击量的手段,甚至一些标题动辄惊呼“震惊”,被网友调侃称存在相应的“震惊部”专门炮制此类标题。
自媒体炒作的范围不限于“标题党”现象。不少自媒体文章在内容上热衷于蹭热点、博眼球,通过宣扬拜金主义等,颠覆传统认知,触及价值底线,有的则追求语不惊人死不休,将偏激言辞作为“招牌特色”。是非可以搬弄,黑白可以颠倒,网友感叹“三观尽毁”。
“自媒体对个人认知判断的影响来源于个体对媒介的信任,而这种信任构建于我们的现实与网络交往之中。”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詹骞认为。有数据显示,约29%的网友在调查中表示更倾向于信任自媒体。而在争议性事件中,接近60%的网友坦承其认知态度受到自媒体的较大影响。
然而,一些自媒体为博取关注却刻意在争议性事件中对矛盾焦点进行“二次渲染”,甚至煽动读者情绪引发争论。
如今,对自媒体的信任却因上述种种肆意炒作行为屡被透支,长此以往,读者的价值判断也将在“迷魂阵”中饱受困扰和冲击。日前,北京市网信办依法约谈微博、今日头条、腾讯等网站,通过关停一批违规账号,对通过炒作渲染低俗媚俗之风等问题加以遏制。
自媒体生态如何避免越炒越乱?“紧箍咒”不可缺位。自今年6月1日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开始施行,将微博、公众账号等新兴自媒体形式纳入监管范围,并要求促进形成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
此外,自媒体文章越炒越热,受众难免无所适从,但不意味着放弃自身选择的权利。詹骞认为,要形成符合主流价值观的阅读选择,要学会兼听各方观点。“读者如果有充分的机会接触更多更全面的信息,就不容易完全偏向一极或倍感困惑。反之,如果窄化甚至封闭自己的信息空间,则有可能有所蒙蔽甚至贸然接受过激观点。”
版式设计:蔡华伟
《 人民日报 》( 2017年06月15日 14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