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悉,我国教育部发布了2017年高校毕业生数量,预计达795万人,较2016年新增30万,逐年增长的趋势使得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加剧。而在经济形势下行趋稳的宏观环境下,“十三五”期间我国每年需要在城镇安置青年就业群体高达2500万人的现实,让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变得更为复杂严峻。
为了缓解大学生的就业压力,作为国内领先的职业发展平台,智联招聘积极响应国家政府多次强调要进一步实施大学生就业创业促进计划,加强就业市场供需衔接和精准帮扶,多方拓宽就业渠道的号召,在12月10日三亚举办的高校创新就业论坛上,携手32家高校及相关高校办,联合成立了“高校就业促进委员会”。
近年来,随着考研、海归人数逐年增长,高校学科设置与就业状况结构性错位,以及大学生面对就业自身定位失衡、大学生创业在就业中占比不高,创业成功率仍不尽如人意等内外因素,成为影响当前大学生就业的诸多因素。
在论坛上,智联招聘专家指出,供给和需求不匹配的结构性矛盾,是大学生就业的主要难题。对于高校来说,需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改革高校教育体系,适应经济环境发展带来的人才需求新变化,培养出与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需求结构相匹配的人才供给。因此,大学生就业工作不能仅仅依靠高校力量的推动,更应该号召社会多方力量的共同参与。
除此之外,来自各大高校的老师们也纷纷进行了精彩演讲,并分享在创新创业视角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多措并举开展校企多方合作,进而促进产学研一体化的发展,使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不断提高。同时,校企协同共建就业创业服务新体系的探索与实践,通过一系就业创业指导活动,增加学生职场经验,缩短对现实认知的差距,架设择优就业的桥梁;降低招聘风险和招聘成本,扩大选择范围,提高人才招聘的竞争力。
“高校就业促进委员会”的成立,正是利用社会多方资源的整合,在高校人才供给和企业招聘需求之间架起高效的沟通桥梁,以此从源头共同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题。通过委员会这一通道,企业能够及时洞察高校生的思想动态,在渠道与活动形式方面与时俱进,建立起全生命周期校招概念;平台连接就业两端,发挥大数据的优势,实现人才供需双方的有效配置,借以帮助企业全方位参与学校的就业指导工作;高校则可以将就业工作前置,与用人企业更紧密配合,校企联动并深入了解,建立起人才输送机制。
可见,“高校就业促进委员会”将企业、平台、高校三位一体,为高校生顺利就业护航,从而有效实现高校生的求职意向与企业用人需求进行无缝衔接。
此外,智联招聘CEO郭盛将担任“高校就业促进委员会”常务秘书长职务,以负责推动委员会的有效运作。期间,智联招聘也将发挥就业数据、交流、实践的三大职能:根据智联招聘平台的数据优势,联合多校就业数据,在每年毕业季发布高校联合就业报告,提供更多指导意义;每年组织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研讨会,给高校在校生交流就业工作实践经验;结合用人企业实际要求,借助智联招聘平台资源优势,三方联合共建标准化、专业化的就业指导课程。
总之,大学毕业生作为社会就业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就业问题关系到社会的和谐发展和千万个家庭的切身利益。而此次智联招聘牵头高校成立“高校就业促进委员会”的举动,正恰逢其时。这不仅推动实现高校人才供给和市场需求的精准匹配,也为广大高校毕业生排忧,其共同打造高校就业的人才生态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