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①:上海评弹团走进台湾校园。 |
原创评弹《林徽因》一开腔便摄住了台下观众的心神。
近日,在上海戏曲艺术中心主办的“东方之韵·上海戏曲艺术中心新剧目北京展演”中,上海评弹团的原创评弹《林徽因》以新鲜的题材、悠扬的曲调、精心的舞台设计和服装造型,吸引了诸多目光,也吸引了对评弹艺术的关注。
吴侬软语 琵琶三弦
令人心醉的江南韵味
江南地区的观众,尤其是中老年群体,对评弹这一中国传统曲艺并不陌生。吴侬软语、琵琶三弦、长衫旗袍,是评弹的典型特征。
与许多尚“俗”的说唱艺术不同,评弹是“俗中见雅”。评弹诞生于文人雅士云集的江南,它与昆曲、苏州园林、苏绣等江南文化符号一样,也浸润了江南文化雅致细腻、温柔委婉的韵味。
一代代评弹艺人将大量鲜活的吴语方言采撷加工,化成或秀雅从容、或风趣幽默的评弹唱词和说白。经典的评弹艺术擅长曲折通幽地展示微妙的人性心理,以此推动情节发展。如长篇评弹《珍珠塔》就以此见长,其中“陈翠娥下堂楼”一段表现的就是陈翠娥在下18级堂楼台阶过程中内心的百转千回、错综复杂。
在音乐上,评弹形成了众多的唱腔流派,由原本的三大经典流派——陈(遇乾)调、马(如飞)调、俞(秀山)调,发展至20多种唱腔流派。众多流派各有韵致,又共同具有轻慢悠扬、清丽婉转的江南气韵。评弹《林徽因》汇聚了评弹的10余种唱腔流派,上海评弹团团长秦建国介绍:“《林徽因》在音乐上没有刻意求新,我们运用了蒋调、俞调、张调、丽调等10种唱腔流派,力图将评弹原汁原味地展现出来。”
从前,人们曾陶醉在用吴侬软语叙说金戈铁马、儿女情长的评弹中;如今,评弹艺术的光彩却有些黯淡。一方面,当今的娱乐方式日渐丰富,一些传统艺术已经不符合现代人的口味和期待;另一方面,评弹本身尚未适应社会节奏,很多评弹书目内容陈旧,缺乏吸引力。另外,用吴语方言说唱是评弹的基本特质,语言也限制了评弹的发展。此外,不少评弹艺人眼看着评弹式微,纷纷另谋出路,人才不断流失是评弹面临的又一个紧要问题。随着时代的发展,评弹也和一些传统说唱艺术一样,面临观众群体“白发渐多、黑发渐少”的困境。
说唱加英语 创作用“众筹”
传统艺术的新鲜活法
如何吸引年轻人,让评弹艺术重新焕发光彩?这就需要赋予传统评弹艺术新的题材和内容,在表现方式上创新。
《林徽因》围绕“民国第一才女”林徽因的一生,用《太太客厅》《紫燕绕梁》《李庄情怀》三回书讲述了林徽因一生与建筑学的不解之缘,与三位才子徐志摩、梁思成、金岳霖之间的传奇情愫。在表现形式上,《林徽因》第一次为评弹设计了舞美布景,第一次为剧中人物专门设计服装造型,还采用英语、普通话、吴方言等多种语言说唱。
许多传统文化遗产走向没落,并非本身缺乏魅力,而是长期埋没在小角落,未能走进大众视野。互联网时代,还需要运用新思维、新手段主动探索传统艺术的市场。《林徽因》就利用网络“众筹”,开展网络投票、微信点赞等活动,让不少年轻人了解评弹、爱上评弹。尤其是众筹的引入,将作品、主创及演员“捆绑”在一起,参与众筹的股东们将有机会参与书目的排演、审定等全过程。这不仅引来了数百万元的投资,还让古老的说唱艺术变得时尚可感,使这部新剧赢得了广泛关注,带来数量可观的观众群,使收入从演出门票扩展到版权经营、衍生产品的制作和经销等。而影视剧中对评弹的合理运用、唯美呈现,也推广了评弹艺术。电影《金陵十三钗》就带火了评弹《秦淮景》。
观众群体老年化、年轻一代缺乏认知是很多传统曲艺的现状。但热闹之下,也需清醒地认识到:评弹要吸引年轻观众,但不能“迎合”年轻观众。有专家指出,评弹的创新是要“既带着新意,又不脱离评弹本体”。应在尊重艺术本体的基础上,通过有新意的合理创新吸引观众主动走近评弹。
让人欣喜的是,随着人们对传统艺术的重视,评弹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在与时俱进。有的根据场地、内容、观众的具体情况,丰富演出形式;有的改变了传统的琵琶三弦单一弹奏的形式,以琵琶三弦为主,配以其他乐器伴奏;有的则在语言上改进,弹唱用苏州话,叙说时则加入适量普通话、英文等。通过改编传统书目、创编新书目、改革表演程式、综合利用多种媒介宣传推广等,这门传统的说唱艺术正寻找着发展的新路子。
■小贴士·评弹艺术
评弹,“评话”和“弹词”艺术的总称。据考,“评话”,亦作“平话”,南北方都有,京津一带称作评书,东北称评词,江浙一带叫评话,湖北四川等地仍呼评书。而“弹词”则大概源自演唱者同时弹拨乐器伴奏而得名。评话和弹词流传到了江南后,与方言相结合形成评弹艺术。
评弹的基本手段是“说、噱、弹、唱、演”。“说”指叙说故事;“噱”指噱头,即逗人发笑;“弹”指用三弦、琵琶进行伴奏,既可自弹自唱,又可相互伴奏和烘托;“唱”指演唱;“演”则是运用虚拟动作表演人物。
《 人民日报 》( 2016年10月22日 05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