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网 > 专稿 >

弘扬民族文化 发展低炭经济

2016-07-18 12:03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欧洲网
  ——记平武县白马藏族乡稿史垴村村主任苏依他带领移民发展民俗旅游的事迹
 
  一个地地道道的白马藏族青年,一个一心一意带领移民发展民俗旅游的带头人,他就是平武县白马藏族乡稿史垴村村主任苏依他。
 
  苏依他今年32岁,家住索谷修移民新村,在带领移民发展民俗旅游方面迈出了可喜的步伐,为探索低炭经济发展的路径进行了有益的探索。苏依他自从中学毕业后就立志要用自己所学的知识识改变家乡的贫穷落后面貌,他凭着敏锐的市场目光率先在他的家乡发展地膜地玉、高山蔬菜种植,牛羊养殖、中药材栽培,截止水牛家水库开工建设前夕,苏依他已经是白马河上下十八寨闻名的青年致富能手。1998年,平武县委政府经过8年的艰辛努力成功引进了华能公司开发火溪河一库四级水电站,为了支持有史以来县内最大的招商引资项目,苏依他所在村寨水牛家需要整体搬迁。水库移民对于世代久居的白马藏族来说,是从来就不敢想象的事。千百年来,白马藏族仰食以天,依靠山林和土地资源长期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离开他们熟悉的故土,离开了山林和土地他们不知道未来的生活是什么样。白马藏族是一个识大体、顾大局的民族,他们舍小家顾大家服从政府安置。平武县委、县政府对移民制定了围绕旅游发展,实行统规统建,立足迁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目标,对移民进行集中安置。苏依他被安排到新建的索谷修新寨,政府为移民新村新建了以移民联合发展民俗旅游的配套设施,移民自发地组建了旅游服务公司实行公司化经营,但是,由于受到汶川特大地震和整个旅游大市场的影响,加之移民本身缺乏大规模从事旅游服务的经验,公司难以维计,最终解体。苏依他作为共产党员、作为一村之长,他深知肩上的责任重大,没有产业支撑怎能维护社会稳定,没有移民增收怎能实现小康目标。苏依他经过深思熟虑,移民外出务工受到技能和生活习惯的制约,依靠发展传统产业没有土地等生产资料。但是,白马藏族文化底蕴十分丰厚,发展民俗旅游前景广阔,依托索谷修新寨完备的基础设施,原始的山水生态景观、深厚的民族文化气息,发展居家民俗旅游是实现移民长治久安、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助推移民同步实现小康社会目标的必由之路。于是,苏依他率先以家庭接待模式带头建起民俗旅游接待站 ,通过近几年建设,到目前为止,苏依他已经达到日接待120人的能力,同时在他的带动下,索俗修新寨移民自建旅游接待点已经达到10余家,就地解决80多个移民就业,全寨年旅游收入已经达到600多万元人民币。随着苏依他旅游服务质量和接待能力的不断提升,深藏于民间的白马人文化得到了深度挖掘和有效传承。
 
  一个令游人魂牵梦绕的地方——索谷修大峡谷
 
  索谷修寨位于川西北边缘、川甘两省交界的岷山东麓与摩天岭交汇的南侧,东距平武县城55公里,西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王朗20公里,距童话世界九寨沟77公里,是国际大九寨金三角旅游的中心腹地。索谷修寨占地面积220亩,居住着36户、136人,全系白马藏族,景区山清水秀、民族风格独特、基础设施配套。来索谷修寨旅游既可享受到白马人原始的饮食文化,又可体验白马人生产劳动,既可参与白马人文化体育活动、亲自参与纯天然食品的生产加工过程,也可亲近自然山水,尽享天然氧吧。在索谷修寨,你可以置身世外桃源,回归自然,融入白马人之中,寻访古氐人历史。索谷修寨无尽的风土人情将叩开您的心扉,让您跨越时空,回到那古老的时代。白马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索谷修寨就是白马人生活的缩影,就是一座白马人现实的民俗博物馆。她以独特的方式完整地、原汁原味地将白马人的建筑风格、生产生活方式展现在这里。留住一段岁月,定格一段历史,白马先民几千年的繁衍生息,留给后辈子孙丰厚的文化遗产,将白马人生产生活的历史和灿烂的白马人文化整合展现在您的眼前,再现昔时画面,让你目不暇接。 
 
  白马并非白色的马,也非藏兵之意。白马人自称“贝”,即为汉语中的“龙”,白马就是“海边龙”,意味着白马人最早是生活在海边最强大、最勇猛的“一条龙”。
 
  神秘的部落——白马藏族
 
  白马人有着本民族独有的语言,但没有文字,白马人的历史全靠世代口耳相传。他们起源于何处,从何迁徙而来,已经无证可考。但从白马人起名、服饰和独特的歌舞却能印证世代相传的“海边说”。据古老传说:远古时期,白马人是一支生活在大海边勇猛好战的民族,长期无休止的征战使他们渐渐远离大海,逐步败退至白龙江流域休养生息。经过养精蓄锐,再次强大起来的白马人发起反攻,一举占据江油蛮婆渡。由于白马人十分好战,便惹来了包括官方在内的各方围歼 ,追兵沿涪江一路追杀,白马人随追兵边战边退,当退却至杀氐坎甩掉追兵围追堵截时,早已疲惫不堪,大家浑然大睡。正当追兵“兵临城下”时,天将拂晓、一声鸡鸣唤醒了哨兵。哨兵定睛一看,追兵正在布阵,准备发起总攻。英勇善战的白马人只好趁着夜色突围,穿密林,攀悬崖,夺命逃往大山深处,最后定居在人迹罕至的水牛家寨,保存了这支民族,躲过了被斩尽杀绝的劫难。为铭记公鸡的救命之恩,从此白马人便把鸡作为自己民族的图腾,把白公鸡羽毛作为最高礼仪的冠礼插在荷叶毡帽上。男性插一支短而直、以示刚正不阿,女性插三支以上长而曲,以示温柔贤慧。白马人不分男女也不分季节,均要头戴荷叶毡帽。据说,这是生活在大海边为了遮蔽太阳的缘故。白马姑娘的胸前佩戴着鱼骨牌,项部挂着海马牙齿串,腰部系着五彩花腰带和铜钱串。海马是繁殖速度最快、鱼是繁殖能力最强的动物,以海马牙齿和鱼骨作女性饰品,象征百子千孙,寄予了人丁兴旺的美好愿望。而海马和能作骨牌的鱼只能生活在深海;腰带的几何图案,据说是对翻过多少山,跨过多少江,越过多少平原,穿越多少森林的记载。腰系铜钱串则是寓意了“腰缠万贯”。白马人的服饰极具特色,男装为白色或青色对开襟长衫,系自制宽腰带;女装为白色或彩色长衫,下摆为百褶裙,上装胸、肩、袖等处和下摆边缘有彩色装饰,胸佩鱼骨牌,腰系自织彩色腰带,并配以铜钱串;男女均戴自制盘形荷叶边白色羊绒帽,顶插一支或数支白色公鸡尾羽,作为本民族的标志。
 
  生活娱乐的中心——火塘
 
  火塘是白马人家庭集烤火取暖、烧水煮饭、饮茶用餐、休闲聊天甚至睡觉于一体的生活中心,更是亲朋好友交流聚会的场所。白马人家的火塘四季烧火不断,火塘上常年放一大铁三脚用来支锅,代替灶具,特别是在过去无电无自来水时代的数九寒天,烧水煮饭只能在火塘进行。在火塘正上方是白马人家的橱柜,下面摆放酒具、碗盏和粮油调料。橱柜的左上方供奉着一尊香炉,香炉内盛满了五谷杂粮,白马人烧香不为求神拜佛,只是祈求五谷丰登。左边的墙壁上悬挂一张传统民间剪纸,其主体图案是白马人崇奉的图腾——鸡,另配有白马人视为吉祥物的牛羊,寄托了白马人祈求“六畜兴旺”的愿望。在历史上,白马人饱经风霜、深受外族迫害,生存成为第一要务,所以,他们不供奉关公、财神,把升官发财看成身外之物,而特别敬奉自然,相信“万物有灵”,因为是大自然养育了这支人数不多的苦难民族。火塘头上悬挂着腊肉,炫耀着当今白马人的富足。当客人进入火塘后,热情好客的主人会按照身份高低,从左上方开始让客人依次落坐,然后主人将依照辈份,轮番用砣砣肉、蜂蜜酒和咂酒敬奉客人,在恍如天籁的酒歌中,宾主共同陶醉其间。
 
  至高无上的神灵——白马神山
 
  白马人追求自然、信奉自然的天人合一,山神是白马人心中最神圣最崇高的神。所有的白马人都要敬奉被称为总山神的“念益色拉马”,而各寨子又有自己的神山。“库然嫩惹”便是索谷修的神山,也是专事白马地区风雨雷电的雨神。“库然嫩惹”位于索谷修寨后山,由三座并肩而立的峻岭组成的姊妹峰。雾岚丝丝缕缕,缭绕在神山的峰顶,像是是由并肩而立的峻岭形成的姊妹峰给俊秀的女神蒙上了一层面巾,更增添了山神的神秘感。
 
  据说很久以前,在今华能水牛家大坝处的夺格舍奄住着一条青龙,龙洞下清澈的泉水成为专治白马人百病的神水。后因一妇人在水沟里洗尿布冒犯了青龙,青龙怒不可遏,当晚便在雷电交加中,随着一股青烟迁徙至夺补寨与文县交界的山脊悬崖之上定居,从龙洞中流出的泉水形成了一片海子。但白马地区却从此干旱不断。青龙新居就是今天被汉族人称作“双海子”的索谷修化身,从此“双海子”就成为包括文县、九寨方园百里之内,也不分藏族还是汉族地区干旱时取水的地方。
 
  释放激情的地方——篝火晚会
 
  无时不歌、无处不舞,会说话便会唱歌、会走路就能跳舞,是白马人的真实写照。白马人世代孕育的思想感情和多姿多彩的社会生活,全部体现在歌舞之中。不论是娱乐劳作,敬神祈福,婚丧嫁娶,迎宾送客,谈情说爱,都是以歌舞相伴。 白马人歌声浑厚豪迈,犹如巨浪起伏,舞姿舒展洒脱,豪放稳健,尤如雄鹰展翅。篝火晚会更是白马人在夜晚抒发感情、联络友情、寻求爱情的场所,他们一边喝着蜂蜜酒、一边吃着烤全羊,一边手牵着手,映着红红彤彤的篝火,合着欢快的《圆圆舞曲》的节拍,跳起欢快的舞蹈。篝火映红山峪,歌声响彻云霄,宾主欢歌笑语,通宵达旦,其乐融融。
 
  方兴未艾的低炭经济——民俗旅游产业
 
  白马河地处青藏高原向黄土高原的过度地带,生物多样性十分丰富,是国宝大熊猫种群的重要繁殖和栖息地。这里是许多珍稀动植物的避难所和基因库,为多种野生药用动植物的驯化、繁殖、发展提供了特种资源支持和生态环境保证。白马藏族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不仅积累了丰富的歌舞文化、饮食文化,而且形成了独特的医药养生文化,据北京中医药大学会同本土专家多年的挖掘整理,现已经搜集到疗伤治病、健身养生的孤方、偏方、验方100多个,系统地研究出药膳、养生方剂数十个,有力地支撑了养生度假旅游。白马地区丰富的弱碱水、蜜源、食用菌、山野茶、药材资源为开发旅游纪念品、保健食品提供了物质保证。苏依他正在思考,围绕民俗旅游、立足健康体验、依托自然资源、传承白马文化,以旅游为载体,以开发旅游产品为抓手,系统发展林间放蜂、林下种药的特色立体种养业,手工酿造、传统蜜制的民族加工业,休闲度假、体验健身、药膳养生的康养业,通过民俗旅游业产品的开发提升旅游服务水平,增加游人互动项目,延长旅游产业链,增加创业就业岗位,带动更多移民、吸引更多资金和人才加盟民俗旅游产业,促进低炭绿色经济发展。
 
  绵阳特约通讯员:左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