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

欧洲网 > 专稿 >

公权力、公信力及社会管理创新的思考

2013-09-10 11:38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欧洲刊网

    处于经济发展社会转型之机的中国,由于利益格局的调整,贫富差距的拉大,社会各阶层利益群体之间的矛盾凸现并呈错综复杂状态。传统的计划经济时代的社会管理模式已不能适应当前中国社会层出不穷的各种新情况、新问题和历史的、现实的、潜在的各种社会矛盾。随之而来的社会管理创新已成为提高各级党委、政府执政能力的重要课题。然而近几年来尽管各级党委、政府、司法机关在社会管理创新方面潜心探索,创新了许多社会管理制度、机制、举措,年年都评出了许多社会管理创新奖项,但部分领域实际效果并不明显。社会矛盾层出不穷,一些突发事件、群体上访仍未得到有效遏制,刑事犯罪依然居高不下,维稳任务十分繁重。尤其是在重大敏感时期维稳所耗费的人力、物力、财力难以统计。

  理性分析这几年社会管理创新,本人认为效果尚待提升,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行使社会管理公权力的极少部分地方的党委、政府、司法机关的公信力在被管理者即广大人民群众的心目中严重下降。虽然这种下降的原因错综复杂,但近年来公权力运行体制内暴露出来的一些问题应该引起我们的深刻反思:

  一些公权力机关各层各级的以抽象数据比拼为主要标准的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导致公权力机关的整体诚信度下降。绩效考核本是推进工作的一个重要抓手,但由于一些考核指标设定得不科学不合理不切实际,在这种考核的指挥棒下,数字虚假、作风浮躁,相当一部分公权力机关已无力不从,只能随波逐流,从而导致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滋生,耗费了大量公共资源,特别是一些机关部门在上级机关的考核指标完成与老百姓利益两者不可兼得的情况下,往往是优先保证自身的考核指标完成而放弃甚至是牺牲老百姓的利益;

  公权力机关自身的表率作用下降导致形象受损。如官员的贪污腐败、特权问题,公权力机关的"三公"经费、行政开支庞大、办公楼豪华奢侈,与占据一定比例的社会困难群体的生存现状形成了强烈的反差,一些劳民伤财瞎折腾问题仍然存在等等;

  在连续多年GTB、财政收入等高速增长的形势下,老百姓的收入增长始终处于各项经济增幅指标的末位,客观上影响了党委政府执政为民的形象;

  社会公众对社会公平、公正的认可度的不高。此现象直接影响了党群、干群关系,并诱发了一些群体积怨;

  少数司法不公有错难纠的案例毁损了司法的权威和公信力。

  公权力公信力下降的后果直接导致被管理者对公权力的不信任、不放心,进而到不自觉、不愿意服从,一旦强制,就容易激化矛盾甚至对抗。如果基于这种不信任、不放心的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如果我们公权力机关仅在管理理念、管理方法、管理机制、管理举措上去求新求变,被管理者是难以从内心深处相信服从和配合的,这种社会管理创新也只能是治标难治本,很难长治久安取得明显效果。因此只有让老百姓相信我们的公权力是代表老百姓利益为老百姓造福的,是切实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老百姓才能够心诚悦服地接受、配合、支持、参与我们的社会管理。所以我们探索社会管理创新的同时,切记不能忽视树立公权力公信力这个社会管理的根基。

  在去年召开的的党的十八大会议报告,提及:"全党必须牢记,只有植根人民、造福人民,党才能始终立于不败之地"、"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检验党一切执政理念的最高标准"等执政理念话题几乎贯穿始终。党的十八大新当选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主政以来,继承并努力践行这一理念: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的口号,李克强同志开会强调"不走过场"打断与会人念稿、王岐山同志倡议长话短说的会风。特别是近期中央政治局会议新出台改进作风的八项规定,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增长必须是实实在在和没有水分的增长,是有效益、有质量、可持续的增长",以及中央领导人践行群众路线、狠抓反腐倡廉的表率作用。

  上述一系列的举措和要求均体现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打铁还需自身硬"的底气和从严治党的决心。誓言将从自身做起改进作风,厉行节约,讲真话、实话,不讲假话、空话、大话、套话,直指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等级特权、浮夸作风和官场腐败要害,向国人交出一份沉甸甸的承诺,也体现了对民意甚至民怨的尊重和回应,更为我们各级公权力机关做出了表率。

  当前,全党全国正围绕中央提出的"中国梦"奋斗目标,开启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更需要一个和谐、稳定、有序的社会环境,更需要一个人民群众信赖、拥护的政府,因此建议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为契机,将打造一个有较强公信力的诚信政府纳入实现"中国梦"奋斗目标的重要内容,并以此来展现各级公权力机关的新形象,体现人民公仆的责任与担当,以此来加强和改善各级党委、政府与人民群众的关系,我们的社会管理创新才能有坚实的基础,才能真正取得实效,发挥之应有的作用。      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政协副主席、统战部部长 王亚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