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是坏情绪啊,没关系》播出——
爱能抚平一切
本报记者 苗 春《人民日报海外版》(2024年11月25日 第 07 版)
这是一部有点特别的纪录片,一部分主人公或者他们的亲友、师长、邻居等人的面部打了马赛克,有的人甚至连声音都采用了语音变声技术。在B站出品的这部纪录片《是坏情绪啊,没关系》片尾,主创特别感谢所有参与拍摄的“坏情绪”的主人:“你们的勇气,是穿透黑暗的一道光。”这部纪录片采用这种方式与观众见面,既尊重被记录者的意愿,保护他们的个人隐私,也确保这部纪录片能够展现真实事件和现象,增加其可信度。这一举措,展现出制作团队的专业素养和人文关怀。
《是坏情绪啊,没关系》于10月10日上线,以恐惧、哀伤、躁动、厌恶、迷茫、焦虑等6种情绪为主题,表现处在不同生存境遇下的人面对工作、情感、升学、就业等人生命题时,遇到的困惑和痛苦以及为寻求破茧之路付出的努力。通过细腻充沛的情感、真实的矛盾冲突、不同的人物命运以及专业、科学的解读,力图全面、立体、客观地呈现跟“坏情绪”有关的林林总总,鼓励人们正视自己的情绪,接受并拥抱它们。
截至11月14日,该片播放量近5000万,成为2024年B站纪录片自制新IP第一名。评论区暖流滚滚,弹幕“加油”刷屏,用户自发鼓励片中的主人公,并在评论区分享自己的真实经历,共同正视并拥抱“坏情绪”。有用户说:“看了开头就泪流不止,共鸣太深了。”“终于有纪录片关注负面情绪。抑郁并不可怕。”“敬佩有勇气的出镜者和坚持不懈的主创。”与此同时,该片在B站内外热度攀升,B站多位百万UP主、一些高校心理专业教师和医院精神科医生等自发地推荐和宣传该片。
片中讲述的人物故事仿佛就发生在我们身边:
河南女生李悠扬总是看到公交车就觉得它会马上撞过来,在看心理医生时又觉得房间角落里隐藏着一个人。她不知道怎么处理这些幻觉,只能缩起来。
云南男孩“辛克莱”在上海读书、生活,忙碌又孤独,堆积了许多“坏情绪”,几近崩溃。医生在电话里告诉他妈妈他的病情,妈妈让他回老家,他却不情愿。
辽宁的一对孪生兄弟都不开心,哥哥至今回忆起多年前高考失利还会痛哭,也会仅仅因为饭团掉在地上而焦躁不已;弟弟身患腿疾,常被“开玩笑”的人言语伤害。哥俩长期忍受压力,不善沟通……
他们的故事引发大量共鸣,他们最终对“坏情绪”的控制和向好的过程带给观众许多思考,让人感受到来自家庭和社会的关怀、包容和爱多么重要。
李悠扬在家庭咨询师和心理医生抽丝剥茧、一步步帮助她整理情绪后,逐渐松弛下来,弹琴、唱歌,绽放出笑容;“辛克莱”辞去原来的工作,找到了新的环境和缓解焦虑的方法;孪生兄弟重新找回亲情和平静,恢复了正常生活……
跟随片中镜头的观察,观众可以发现,他们“坏情绪”的根源往往与原生家庭有关,而他们的父母几乎都对亲子关系和教育方式进行了反思和改变。比如孪生兄弟的父亲表示:“过去以为只要孩子学习好,家长就尽到了义务。现在孩子在学习上取得了满意的成果,但也失去了很多。”他说:“如果能回到过去,我从年轻的时候就要和孩子坦诚地交流、沟通,让孩子养成吐露自己心声的习惯。”
《是坏情绪啊,没关系》专家团队的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医生蔡亦蕴想对父母们说,孩子们有一些最想知道答案的问题,比如“我到这个世界上来,到底有没有人爱我,有没有人心疼我?我是不是值得被爱?我的价值到底是什么?”她认为,“孩子的心声是,哪怕自己有这样那样的缺点,父母都无条件地爱孩子。孩子希望被宽容地对待”。
另一位专家、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医生乔颖想告诉所有人:“你永远无法抵抗情绪,就像叛逆的孩子一样,越强势地镇压,孩子的叛逆就越强烈。”她认为,有时候“丧一丧并不是不可以的,它可能是一个自我调整的开端”。
有位被记录者在经历过“坏情绪”后,写了一张明信片,希望通过镜头送给“屏幕前的你”:“困难的时候,辛苦的时候,别忘了停下来休息一下,找回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