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网 > 娱乐 >

用音符体现民族兴衰——评纪录片《民族的吼声》

2017-11-23 08:07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用音符体现民族兴衰
 
——评纪录片《民族的吼声》
 
王莉丹 王 旭
 
 
  近期,央视播出纪录片《民族的吼声》,以8首抗战歌曲的创作历程为线索,带领人们重温那段尘封已久的抗战记忆。张寒晖、田汉、聂耳、冼星海、麦新、贺绿汀、何士德、李劫夫、李林、阮若珊……一批英雄形象自然浮现,谱写一首首壮怀激烈的精神史诗。
 
  真实,是纪录片的魂魄和魅力所在。创作团队通过搜集大量历史资料、拍摄情景再现、邀请专家讲解等多种形式,尽可能全面地展现每一首抗战歌曲的创作背景。摄制组奔赴16个省、29个地市取景拍摄,拍摄素材400余小时,行程近4万公里。于是,每一首歌都有了属于自己的故事。“故事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来源于真实的事件;一曲《松花江上》促成了“西安事变”;《义勇军进行曲》犹如一面号召全民族奋起抗战的战旗;《黄河大合唱》被誉为“抗战中所产生的最成功的一部作品”……
 
  艺术家们的创作经历,是纪录片中浓墨重彩的一笔。为了挖掘那些鲜为人知的过往,摄制组搜集了大量资料,并特地前往艺术家后代家中拜访。5万多字的剧本,展现了很多令人动容的故事。《新四军军歌》创作人何士德的儿子何学东讲到,父亲卧病在床昏迷不醒时,家人在床边放起了《新四军军歌》的音乐,令人惊讶的是,何士德竟然双手抬起做出指挥状,摆动双手一直到音乐结束。在弥留之际,只有曾经倾注全部心血创作出的旋律才能唤醒他的意识,这正是人民艺术家将一生的热血奉献给艺术创作的真实写照。讲到《黄河大合唱》的创作历程时,作曲人冼星海的女儿冼丽娜回忆道:“光未然的作词让我父亲看后激动得不得了,一步走上前拉住了光未然的手,那种激动是无法言表的。”为了找到创作的感觉,冼星海多次来到壶口瀑布,聆听震耳欲聋的河水。他忘记了疲劳和饥饿,仅仅6天的时间,就把黄河大合唱组诗全部谱曲完成。这时,画面切换到电影《冼星海》的片段——1939年4月13日,在延安小礼堂,《黄河大合唱》第一次上演。演出结束后,毛泽东走向舞台,紧紧握住冼星海的手说:“你是指挥全国人民在作战,《黄河大合唱》就是最好的指挥号令!”
 
  为更专业地展现抗战歌曲的艺术特点,纪录片呈现多位权威音乐专家的解读。解放军艺术学院原音乐系主任柴志英分析《游击队之歌》的“逆分节奏”,即短时值音符在前、长时值音符在后的非正规节奏,其表现力更加活跃生动。这首歌正是因为采用逆分节奏,才得以将游击队的机动灵活、神出鬼没表现得淋漓尽致。在讲到歌曲《松花江上》的情感表现时,歌唱家李光羲解读出歌曲并非以哀婉悲戚贯穿始终,而是从一开始对家乡的赞美思念之情,转入“九·一八”事件后家乡被占领的悲愤痛苦,再到唤醒民众打败敌人的群情激昂,其情绪传达层层递进,结构分明。
 
  抗战歌曲,是民族危亡之际胸怀家国的人民心声,也是饱经风霜的中华民族在屈辱过后牢牢铭记的警钟声。它们用音符记录着民族的兴衰,用节拍敲响了奋起的号角。在战争年代,它是呼唤救亡图存的时代交响;在和平年代,它是激励中华儿女砥砺奋进的铿锵旋律。
 
《 人民日报 》( 2017年11月23日   24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