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正剧能否迎来春天
胡海升
历史就是一面镜子,透过历史来回望现实,总能对今天有所启迪
近日,电视剧《大秦帝国之崛起》登陆荧屏,磅礴的气势,饱满的人物,厚重的历史,让其被称为“值得用手机流量刷的国产剧”。此前,另一部历史剧《大明王朝1566》经过修复,10年之后重播,也收获赞誉无数。在网剧走红的当下,历史正剧在网络上掀起的热潮,引人思考。
与那些充斥着稗史逸闻、怪力乱神的影视剧相比,历史正剧的主题更恢弘大气,基调更严肃认真,也往往具有更强烈的现实意义。唐太宗曾说: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历史就是一面镜子,无论什么年代,透过历史来回望现实,总能对今天有所启迪。从普及历史的角度来说,覆盖面广泛的影视剧不应缺席;而历史正剧,更应承担起对过往的深切思考和对现实的严肃探讨。曾经引发收视热潮的《康熙王朝》《贞观之治》《汉武大帝》等,莫不如此。
遍观当下历史题材的影视剧,正剧已然成为珍稀品种。一段时间,电视剧市场几乎被戏说剧垄断,一打开电视屏幕,踩着“花盆底”的威仪太后,拖着大辫子的帝王将相,演的说的却是现代人的情感世界。而后,宫斗剧又轮番上演,历史剧的背景从朝堂转移到了后宫,一个个如花似玉的后宫美人都成了毒如蛇蝎的阴谋家,甚至有时候还要再来几个“穿越来客”。沉浸在戏说、宫斗、穿越之中的历史剧,其实已经脱离了历史的范畴,剧中人物不过是穿着古人衣服演绎现代人的故事而已,更不用说频频出现的穿帮镜头、全然缺失的传统礼仪以及令人不忍直视的“五毛钱特效”了。面对伪历史剧泛滥的荧屏,有的人痛心疾首,有的人嗤之以鼻,有的人见惯不怪。虽萝卜青菜,各有所爱,但历史正剧的缺失,却也反映出亚健康的影视现象。
如今,两部历史正剧热播,是否意味着历史正剧的春天就要到来?答案可能也没有那么乐观。从收视率来看,《大秦帝国之崛起》开播首日虽然获得了较高收视率,但与当前热播的《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孤芳不自赏》等相比还有不小差距。从拍摄数目来看,根据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布的备案公示,2017年1月,全国电视剧拍摄制作备案公示的剧目共计103部,其中古代题材剧共21部,而这其中,历史正剧不超过5部,其他仍然以传奇、神话、武侠题材为主。历史正剧的复苏似乎还任重而道远。
当然,历史正剧不够热,观众审美的变化是一方面原因,制作者对待历史的态度是一方面原因,但更深层次的原因恐怕还要从自身寻找。正剧虽然要求正,但并不是板。枯燥简单地诠释我们原本丰富复杂的历史,脸谱化地刻画历史人物,等于是在自我抬高观赏的门槛。如果能在题材的挖掘上更加深入,拍摄的角度上更加新颖,情感的表达上更能引起共鸣,相信定不会缺少观众。
复兴之路上的中国人,不可能不关注既往的大历史。人们对优质影视作品的期待、对正能量内容的诉求空前强烈,这正为历史正剧的复苏提供了契机。抓住机会,沉下心来,打磨精品,就能真正迎来历史正剧的春天,为观众带来丰富的精神滋养
《 人民日报 》( 2017年02月22日 05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