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历史的更是当代的
——评大型电视纪录片《融通之路》
乔鲁京
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是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顺应地区和全球合作潮流,契合沿线国家和地区发展需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提出的重大倡议和构想。十集电视纪录片《融通之路》致力于用电视手段、纪录片语言传播共建“一带一路”的愿景与行动,以古今丝路贸易为主线,把握并彰显“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互联互通,实现经济共荣、文化包容、民心相通的历史心跳与时代脉动。
《融通之路》是一次对历史的回望。张骞出使西域、古希腊亚历山大大帝东征、安西都护府的设置与唐代对西域的经营、大航海时代对全球贸易的塑造、铁路兴起与茶道衰落……这部十集纪录片跨越两千多年,摄制组寻访欧亚八国,再现了这条连接东西方商贸与文明之路的传奇过往。宏阔的时空跨度,有限的节目容量,《融通之路》的结构策略是选取关键节点,以此连缀出历史发展脉络。这里的关键节点,从学术视角看,经得起考究与推敲;从电视受众的收看心理来说,又利于再现传奇人物,生发精彩故事,具有足够的吸引力。
《融通之路》是历史的,更是当代的。这一点首先体现在该片对历史的解读上,即对历史素材的选择与解读视角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在丝绸之路上,善于经商的粟特人曾经发挥过重要作用。摄制组先是在陕西西安拍摄了北周粟特人史君的墓葬,随后又前往中亚的沙赫里萨布兹,寻访到史君的故乡——历史上的“史国”故都。通过这些具有内在关联的情节设置,折射的正是今天“一带一路”倡议所体现的美美与共、和平共赢、文化包容的精神理念。摄制组为此还追寻中国考古学家迈出国门的脚步,前往乌兹别克斯坦偏远的边境拍摄中乌两国考古学者联合发掘的最新成果,记录下考古学家认定汉武帝时代大宛国重要都会贰师城的重大发现。
《融通之路》的当代性还直接体现在主创者对当今时代的“抓拍”与刻录。比如,镜头下的“双11”这一天,马其顿记者卢普桥、乌兹别克斯坦导游米萨卡托夫·别克佐德,都在各自家中通过中国电商开发的电子平台购物,中方帮助“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构更为多样化的电子商务平台……这些都是对互联网经济下丝绸之路商贸新样态的折射。片中表现中国银行匈牙利分行发行首笔以“一带一路”为主题的债券等历史性瞬间,记录的则是中国金融业对“一带一路”建设的助力。
以发展为目的的历史回望,以刻录时代为责任的当代表达,《融通之路》的精神追求以切合艺术创作规律与传播规律的制作为载体,因而得以实实在在地“落地”。一方面,全片以严谨的学术态度为基础。对《汉书》《史记》《大唐西域记》《查士丁尼战争史》等中外典籍的引用,对古代地图、古代服饰与风土研究的呈现,以及对胡振华、刘庆柱、曹远征等历史学、考古学、经济学知名学者的访谈,让该片具有较强的学术性。另一方面,主创者也为观众提供了大量珍贵的第一手影像。八个摄制组先后分赴中亚、欧洲八国与国内十余个省、市、自治区,既用镜头带回了保留至今的历史遗存,又主动发现新的线索,生动再现今天的丝路风情。
此外,《融通之路》也为国内历史人文类纪录片在制作和传播上进行了有益的尝试。针对今天电视观众的收视心理,《融通之路》在视觉呈现上下了不少功夫。实地外拍、情景再现、三维制作、航拍与逐格拍摄,全片既采用丰富的纪录片表现手法,又从叙事需求出发,不一味追逐视听效果而夸大某一种表现手段,体现了尊重艺术规律的创作态度。在传播上,《融通之路》同时借力各大视频网站,使其受众不囿于传统的电视观众,辐射到更为广阔的人群。
如今,“一带一路”正在为古老的丝绸之路注入新的时代活力。在新的旅程中,如何为影像艺术输送历史血脉,如何让百姓喜闻乐见,进而如何更好地传递时代精神,镌刻时代群像,是文艺工作者的责任与使命,更是担当与追求。正是在这一点上,《融通之路》做出了可贵的探索。
《 人民日报 》( 2017年01月13日 24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