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卫视播出《星星的礼物》
那带着童真的亲情
纳 兰
在这个“爸爸很忙”的年代,“萌娃”始终是电视镜头关注的主角。正在安徽卫视播出的《星星的礼物》节目,在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的大背景下,从“亲子圆梦公益”的角度,关注那些海外工作者家庭中孩子们的陪伴缺失问题。节目中,“萌娃”的主角不再是深入偏远景区体验生活的“星二代”,而是那些承受着与父亲分离之苦的普通家庭的孩子。在毫无外力帮助的情况下,明星带着久未与父亲相聚的孩子,寻找他们远在异国尤其是周边重点受援国工作的爸爸,并最终实现亲子团聚,皆大欢喜,也使得观众将视线置于这些为国家需要而在海外工作的家庭身上。
《星星的礼物》自播出以来能够获得好评,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这档节目以童真视角所呈现出来的情感温度——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对外援助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一带一路”建设的战略需求,不少国人由于技术输出和工程援建等工作需要,不得不远离祖国、远离家乡、远离亲人。对于节目本身来说,更为重要的是传播家国情怀,传递公益梦想,但对于孩子们来说,事业和理想这些词汇未免显得遥远,他们小小的梦想,只不过是能够天天见到亲爱的爸爸而已。
第一期节目中,5岁女孩淇淇在演员保剑锋的帮助下踏上了前往尼泊尔寻找爸爸的旅途。在遭遇天气原因导致道路瘫痪的恶劣情况下,小女孩的一句“见不到爸爸,我自己走着去啊”,戳中无数观众的泪点,让我们清楚地感受到孩子连思念都带着童真的亲情。与孩子们重逢的瞬间,父亲和孩子之间的亲情和意外的惊喜足以令观众动容,两人用泪水、拥抱、言语共同宣泄着内心复杂的感情,让观众在哭过笑过后也发起了一场对“舍小家为大家”的深度思考。带给这些“小家”最实际的温暖,无疑是这档节目的初心。节目摒弃了众多一成不变地展现明星家庭父子或父女相处的节目的拍摄理念,切中了外出家庭中“萌娃”对于亲情需求的痛点。这种真挚情感的撷取,使得明星奶爸纵然退居到次要位置,也丝毫没有削弱节目内容的感染力。
作为社会公器的公众媒体,必然时刻需要承担传递社会正能量的重责,对于公益元素的嫁接毫无疑问是最为常见的方式。但如何摒弃“为公益而公益”的形式感,摆脱做公益就是作秀做噱头的质疑,《星星的礼物》也做了不少推演。实现差异化突围,从萌娃的视角出发,在“一带一路”建设大背景下,讲好普通家庭爱和温暖的中国故事,这是《星星的礼物》的最为显著的特点。节目不仅将跨国寻父作为公益主题,而且不渲染亲子之间的分离,而是注重心灵结合,给观众传递出孩子历经艰难之后的“心灵公益”,从而推进了公益的话题。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6年12月26日 第 12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