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高菁阳 发自广州
5月7日,深圳成霖洁具股份有限公司(简称“*ST成霖”)发布关于筹划重大资产重组的停牌公告,预计将于6月5日发布重组预案并复牌。公司尚未披露重组细节,不过其台资背景已引来不少关注和猜想。
*ST成霖控股股东Globe union Industrial (BVI) Corp.(简称GUBVI)是台湾上市公司成霖企业股份有限公司(Globe union Industrial Corp.简称“成霖企业”)的全资子公司,后者由台湾人欧阳明实际控制并担任董事长,欧阳明还兼任GUBVI及*ST成霖董事。
成霖企业主营卫浴设备生产销售,*ST成霖作为其在大陆的贴牌制造商与上市平台,双方之间的关联交易一直被认为是造成*ST成霖连年亏损的主要原因,而成霖企业频繁减持股份的行为亦持续受到质疑。
亏损探源
4月22日,*ST成霖发布一季报,当期净利润-564.12万元,预计上半年将亏损450万-750万元。在此之前,公司2012年度已亏损3851.82万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年度净利润为-4097.94万元,而其在2011年更是巨亏1.07亿元。
对于持续亏损的原因,*ST成霖董事会办公室主任曹国祥对时代周报记者解释:“一方面是青岛子公司的部分亏损较大,另一方面是国内市场销售上的亏损。”
根据年报计算,*ST成霖在青岛的三家子公司2012年度共亏损9877.93万元,而此前青岛子公司作为2007年由原募投方向变更而来的项目,*ST成霖已投入2.93亿元资金。
此外,*ST成霖上市时的7个募投项目也多无果而终,年报显示上市募集的4.19亿元资金仅使用5530.84万元,剩余3.63亿元全部变更为流动资金。曹国祥向记者说明,这笔资金“后来主要转移到青岛子公司上”,而正如其另外几个半途而废的募投项目,投入资金却只带来亏损的结局。
另一个饱受诟病的亏损缘由在于公司的销售环节。曾对*ST成霖进行调研的职业投资人陈凌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公司效益不好主要受到渠道都在海外这一限制,“他们做的都是卫浴贴牌生产业务,产品95%都卖给大股东的海外销售环节,现在国外订单下滑,国内渠道也很难做起来。”
公司上市后,成霖企业一直是第一大客户,在亏损较大的2011、2012年,*ST成霖向成霖企业的销售额分别达到3.9亿元、4.38亿元,占销售总额的29%和30.81%;而同期,成霖企业的毛利润分别达到1.17亿元、1.03亿元。双方交易均“以协议方式定价、经管理层审批实施”,而这一点也令其定价是否倾向于成霖企业受到质疑,这也被认为是造成*ST成霖亏损的真正原因。
成霖企业财务长兼发言人丁文杰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双方是正常的交易行为,交易价格不会低于市场价格。”
*ST成霖并未披露具体交易价格,但从毛利率这一指标中可见其价格水平:2012年毛利率约14.71%,2011年为11.56%,较2010年的16.21%下降4.65%。而同行企业广州海鸥卫浴用品股份有限公司2012年国内市场毛利率达43.64%、国外市场亦达17.58%,而*ST成霖在北美、欧洲地区的毛利率仅有16.61%、8.85%。
对此,曹国祥对时代周报记者解释:“大股东关联的问题事实上对公司来讲都是有毛病的,目前在双方交易中是有低于市场价格的现象,但公司也是把它当作第三方客户,议价的过程中结果可能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