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尚 >

麻辣财经:纺织服装业,内需潜力如何释放?

2020-09-29 16:08 来源:人民网

158556_700x700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过去,我们身上穿的衣服,都是老母亲们一针一线缝制的。

今天,一件成衣是怎样被生产出来的?

走近江苏沭阳智能针织产业园,沪江线业的智能车间里,机器声轰鸣、信号灯闪烁,几排自动化设备整齐排列、开足马力生产,制线、绕线、分拣、仓储各道流程一气呵成,与传统工艺相比,生产效率提升近6倍,同时大幅减少用工。

只见这头纺线一落地,紧接着便被运送到不远处的印染企业,随后相继流转入成品、包装等园区下游企业,实现从纺线到面料再到成品一体化生产。“入驻企业形成产业链,以园区为核心形成产业集群,不仅有利于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更有助于产业协同创新,实现集约发展。”沭阳智能针织产业园管委会主任魏伟说。

生产智能化、产业园区化,成为当前我国纺织服装业发展的重要趋势。那么,近年来,我国纺织服装产业园区总体发展情况如何?作为重要的民生产业,纺织服装业面临哪些机遇和挑战?9月26日,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主办的第二届全国纺织服装产业园区发展论坛在江苏沭阳举行。会上,来自业内的200多位企业家和专家,共话我国纺织业的现状和前景。

“衣食住行”,是百姓最关心的事情。咱们一起来看看排在首位的这个“衣”,发展情况是怎样的。

我国服装产业园区达400个,成为区域经济发展助推器

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的需要,产业园区在全国各地不断涌现,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助推器。

根据论坛上最新发布的《2019中国纺织服装产业园区发展报告》显示,自1984年设立首批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以来,中国各类开发区发展迅速。目前,我国有各类产业园区15000多个,对中国经济的贡献达到30%以上。其中,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9年底,中国纺织服装产业园区达到400个左右,成为行业创新创业的重要载体。

从运行状况看,2019年,我国纺织服装产业园区整体运行呈稳步发展态势。去年产值达100亿元以上的产业园区有4个,投资有增长的园区有20个,引进企业有增长的园区达到30个。

从区域发展看,东部地区大部分园区依托自身产业链和市场优势,呈现良好态势,但西部及东北部一些地区则出现发展缓慢甚至停滞现象。

“受疫情影响,订单缺乏、招工难、物流不畅等问题纷纷出现,虽然各项指标稳步恢复,但就目前情况看,今年产业园区经济增长较去年会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在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产业园区工作办公室副主任王进军看来,疫情带来的冲击,也暴露出园区自身发展的短板。一方面,目前一些园区缺少前期的科学规划,对所在地区的能源、政策、市场等因素掌握不够,导致定位不清晰,招商困难;另一方面,产业配套不足,在产业不聚集、企业没有达到聚集密度的情况下,产业链效应显现不出来,运行困难。

纺织业是重要民生产业,把建设纺织服装产业园区作为区域纺织产业发展的新引擎,既是现实考量也是发展趋势。“但应该看到,园区建设和发展对当地的资源充沛度、能源成本、产业基础、消费市场、物流配套等具有一定要求。”王进军认为,各地应因地制宜,制定科学合理、操作性强的产业规划,同时在园区落成后应持续投入,面对经济波动不动摇,坚定促进产业持续升级,才能实现长远可持续发展。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孙淮滨透露,下一步将从引领力、凝聚力、责任力和贡献力等四个方面制定相关量化指标,综合评价园区的产业实力、人才吸引力、社会责任和经济贡献,促进园区优胜劣汰,引导纺织服装产业园区迈向高质量发展。

 8月纺织品出口147.2亿美元,同比增长46.96%

近年来,伴随着外部形势变化及产业自身规模不断扩大,纺织行业步入总量增长放缓、深度调整转型的周期。今年受疫情影响,纺织服装行业运行情况如何?

“虽然困难,但目前生产总体稳定,呈现逐月回升态势。”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产业部主任华珊介绍,3月起,在防疫物质生产和内需市场回暖带动下,纺织行业产销降幅逐步收窄。6月以来,随着各国经济和商业重启,行业部分产销指标回升速度有所加快。在口罩等防疫物资拉动下,纺织行业出口实现正增长。但服装等终端消费品出口持续走低,直至下半年订单才出现局部反弹。

数据显示,8月当月,我国纺织品出口额为147.2亿美元,同比增长46.96%;服装出口额162.1亿美元,同比增长3.23%,是年内持续7个月负增长后首次恢复月度正增长。

“尽管稳步恢复,但由于社会需求改善需要较长时间,销售持续低迷的态势或仍将持续。”华珊分析,此外,疫情也对需求结构产生影响,表现在与健康、居家隔离相适应的产品增速较快。

在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纺织处副处长纵瑞龙看来,在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下,作为出口型产业,纺织服装业应主动转变发展思路,进一步挖掘内需潜力,开发适应国内市场的产品,提升产业链的整体竞争力。

走访中,记者发现不少纺织企业已在积极探路挖掘国内需求潜力。

在浙江杭州,阿里巴巴的“犀牛智造”从服装业切入,通过电商平台上沉淀的消费行为,为淘宝、天猫商家提供时尚趋势预判;同时,借助数字化能力,对传统服装供应链进行柔性化改造,将行业平均1000件起订、15天交付的流程,缩短为100件起订、7天交货,为中小企业提供小单量、多批次、高效高品质的生产选择。

在山东邹平,魏桥创业自主开发了独有的配棉系统,从系统接单开始,便可以一键查询订单流程,实时跟踪订单生产全过程,不仅如此客户也可以随时查询工厂生产进度,赢得了更多来自下游客户的市场订单。

在广东广州,天创时尚携手坤湛科技将制鞋生产线实时直播,消费者看到中意的样鞋便可立马下单,下单后随即在生产线上排产……通过将直播间搬进生产线,打破了生产商和消费者之间的壁垒,从而一举实现即看即买、即产即销。

“应该看到,对纺织服装业来说,国内市场仍有很大挖潜空间。”华珊阐释,如城乡消费差距的升级需求、东中西部消费差距的升级需求以及在时尚消费及新纤维材料方面的市场需求。瞄准这些领域发力,将成为未来纺织服装产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将短期的经济运行挑战视作长期的结构调整机遇,以提质代替增量,不断提升创新能力、文化价值和绿色生产能力,相信我国纺织服装产业必将实现新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