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作为国家发改委首批资源化利用处理试点城市
餐厨垃圾如何变身有机肥料(走转改·一线调查(聚焦垃圾处理①))
本报记者 孙 振
蔡华伟绘
开栏的话
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年产生垃圾近10亿吨,年增长率达10%以上,其“安放”却屡遭困境:一方面,因为垃圾无序堆放、不当处理而带来的“脏乱差”“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加剧;另一方面,“垃圾分类”“垃圾资源化利用”等尝试,则面临着重重挑战……垃圾是放错位置的资源。那么,我国垃圾安置和处理的现状如何?面临着哪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又有哪些新的探索与实践?本版从即日起推出“一线调查·聚焦垃圾处理”系列报道,聚焦“餐厨垃圾”“建筑垃圾”“电子垃圾”等相关垃圾治理问题,关注垃圾资源化利用中的焦点、痛点和难点,探寻体现“绿色”新发展理念的时间表和路径图。
饲养泔水猪,提炼地沟油,污水管网流,卫生填埋臭……长期以来,餐厨垃圾的不规范处理,在食品安全、城市环境保护等方面引发不少问题。合肥市作为国家发改委2011年确定的首批餐厨垃圾资源化利用处理33个试点城市之一,在规范处理方面进展如何、面临哪些困难及下一步如何推进?请看记者调查——
试点推进常受阻
餐厨垃圾被贩卖或被随意倾倒,造成环境污染;处理技术不到位,产生二次污染
“过去,餐厨垃圾或被当做可以贩卖的‘商品’,或被随意倾倒。”合肥某家酒楼厨师长陈回玉说。
被养殖户上门收走的餐厨垃圾,往往不经高温处理便被直接用作养猪饲料。合肥市餐厨垃圾管理办公室主任黄典印介绍说,“部分餐厨垃圾的随意倾倒和生活垃圾一同掩埋等不规范处理,给城市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就餐厨垃圾回收处理试点的开展而言,困难不少、推进缓慢。合肥市城管局副局长赵俊超介绍说,截至目前,国家发改委已公布5批餐厨垃圾资源化利用处理的试点城市,但有实质性进展、成效的并不多。有的是因为在垃圾处理技术上不到位,易产生二次污染;也有的是因为上门收运时常常遭到餐饮单位的抵制。
合肥作为全国首批试点城市,从前期调研到2015年9月第一车餐厨垃圾收运,用了4年多时间。“容易产生哪些问题、建立怎样的收运体系都毫无经验,只能慢慢摸索。”黄典印说。
现阶段,合肥餐厨垃圾规范处理主要针对餐饮企业里的“三大”(具有一定规模的大饭店、大排档、单位大食堂)。“采取分期推进方式,一期任务主要针对‘三大’餐饮单位。这些地方餐厨垃圾产生量相对集中,日均产生200吨左右。”合肥市城管局环境卫生管理处处长程涛介绍说,现有及在建的垃圾处理厂日处理餐厨垃圾能力也在200吨,两者正好衔接。
据介绍,合肥现有“三大”餐饮单位共2200家,签订收运协议的约1400家,都已纳入收运线路。黄典印介绍说,“现在餐厨垃圾日均进厂量约有100吨,按计划4月底能实现日均收处量150吨的目标。”
收运可能遇抵制
餐饮单位固有利益观念根深蒂固,管理部门收运监管相对疲软
“花费几千万元建起的垃圾处理厂成为摆设,垃圾的收运环节难以得到保障。”合肥市相关负责人表示,餐厨垃圾回收难,一部分归因于餐饮单位固有的利益观念;一部分源于管理部门收运监管的相对疲软。
“以前,餐厨垃圾被拿去卖钱。上门收运后不仅卖不到钱,餐饮单位还得给钱,一增一减之间,观念自然转不过来。”陈回玉说。
对此,合肥规定收运公司须免费上门收运。“免费政策,不能完全消除固有观念,但可减少餐饮单位的抵触情绪。”黄典印介绍说,更为关键的,是收运过程的监管。
黄典印说,“从调研情况看,有的城市收上来的餐厨垃圾经勾兑,和生活垃圾没区别,暴露的问题就是监管体系的不健全,对此,合肥的办法是搭建电子平台监控系统。”
在收运现场,对垃圾称重、检验、拍照,通过手机APP将照片和相关信息传回,成为每个收运员的必经程序。“每辆车的入料口还装有摄像头,是否掺杂勾兑,将全程监控。”合肥中荷环保有限公司总经理孙向阳介绍说。
而在赵俊超看来,仅有收运公司对餐饮单位的监督还不够。“各个区城管局都设有餐厨垃圾管理办公室,每个区也都有收运任务量。”赵俊超介绍说,市里统一对各个区城管局的试点工作进行考核,各个区则直接监督收运公司和餐饮单位。
对此,每辆收运车都配装GPS定位系统,并严格按规划线路行驶。“不能为了完成任务量就跨区收运。比如,A区的收运车辆,不能跑到B区收运垃圾。”赵俊超介绍说,各个区城管局餐厨垃圾管理办公室对任何不规范行为,都须通过电子监管平台上报信息,限期内责令相关单位整改并将整改情况上传回监管系统。
终端处理有困难
餐厨垃圾含有大量水分、有机物、油、盐等,易造成水污染、土壤污染等
“有的城市,餐厨垃圾收运还算顺利,但在终端产品处理上,产生了污水等二次污染;有的城市,餐厨垃圾处理后生产出来的肥料等产品不达标无法出售,成本投入很大却没什么经济效益。”赵俊超说,餐厨垃圾资源化再利用,除了难在收运,也难在终端处理。
处理环节究竟难在哪?合肥非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执行副总经理王树仁对传统处理方式做了分析:一种是掩埋,但餐厨垃圾含有大量水分、有机物,单纯掩埋会造成地下水污染;一种是焚烧,然而餐厨垃圾当中很多物质根本烧不干净;再一种是堆肥,由于餐厨垃圾中含有油、盐等成分,堆肥会直接造成土壤污染。
“而‘高精尖’处理工艺,主要分好氧工艺与厌氧工艺,但两者哪个处理技术更好、产生污染少,适宜生产哪些终端产品等,国家层面没有统一定论。”王树仁介绍说。
“我们主要采用好氧工艺,整个过程包括固体液体的分离、二次减量发酵、微生物自然发酵脱水等,比较复杂,也避免不了产生废气,但经处理后能够达标。”合肥非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何至硕介绍说,餐厨垃圾处理环节首先要强调生态,整个过程清洁、无污染;其二要强调循环,“从餐桌到餐桌”,餐厨垃圾经技术处理制成有机肥料后施用于农作物,农作物最后再回到餐桌上来。“经过前期充分调研、论证,整个过程基本实现清洁、生态。”黄典印说。
未来之路在何方
加大宣传力度,规范监管源头控制、中间收运、终端处理等各环节
现在,合肥日均餐厨垃圾处理量已有100余吨,今年4月底有望达到日均处理量150吨,但从前期摸排调查的结果上看,合肥日均餐厨垃圾产生量却在400—600吨。
程涛介绍说,“考虑到每天餐饮企业数量、垃圾产生量等都在动态变化,因此数据主要是一个范围估值;但不难看出,未来的收运处理,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加大宣传、推介力度,完善监督管理体系,下一步要把所有‘三大’餐饮单位纳入收运,逐步达到日收运餐厨垃圾200吨的一期目标。”赵俊超说。
“一期工程目标实现后,还会启动二期工程建设,把‘三大’之外的餐饮企业都纳入到收运处理范围。”赵俊超介绍:二期工程建成实施后的日餐厨垃圾处理能力也是200吨,加上一期工程,届时总日餐厨垃圾处理能力可达400吨,基本覆盖市区日餐厨垃圾的产生量。
除了中间收运、终端处理环节,对垃圾源头的规范监管也是加强重点。“餐厨垃圾中的一部分废弃食用油脂会被收运处理,但也有一部分会进入餐饮单位的油水处理器、隔油池以及流入城市下水管网。”黄典印介绍说,下一步会联合市环保部门、排水办,研究出台意见,把这一部分的规范处理、收运也管起来。
“目标就是从源头控制、中间收运、终端处理等各环节,都实现规范监管。”黄典印说。
■记者手记
既用巧劲儿 也须下苦功
收运垃圾免费上门,审慎研究处理工艺,GPS规划线路,监管平台全程监控……一边摸着石头过河,一边总结教训经验,合肥市没有盲目推进,而是在对容易出现或者别的城市已经出现的问题,问诊把脉、找出症结之后,使了几分对症下药的“巧劲儿”。
也正因如此,从起初每天10余吨到如今日餐厨垃圾处理量100余吨,合肥只用了半年时间,进展顺利、成效初显。但完成400—600吨餐厨垃圾总量的收集,将城市所有餐厨垃圾纳入收运处理体系,道阻且长。
餐饮企业能否打破固有思维、配合试点;对收运、处理等环节的问责监管能否彻底、到位;推进过程是否出现反复、走样……诚然,餐厨垃圾处理不会一蹴而就,更不能只是一阵风,这期间,还需要政府部门长期不懈的坚持,久久为功的努力。
有决心,也得有恒心;用巧劲儿,也要下苦功。如此,才可能慢慢啃下餐厨垃圾治理这块“硬骨头”。
《 人民日报 》( 2016年04月06日 06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