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看来,这是一起中外葡萄酒企业间的商标纠纷案,但随着外资葡萄酒企业日渐扩大入华,这实则更是一场中外葡萄酒企业两大队伍间在中国市场的较量。
商标侵权败诉
法国酒商折戟中文名
2009年,法国葡萄酒企业卡斯特兄弟简化股份公司(CASTEL FRERES SAS)(以下简称“法国CASTEL”)被温州裔西班牙籍商人李道之及其旗下的班提酒业、上海卡斯特两家公司以“卡斯特”商标侵权为由,将其告上了法庭。多年历史遗留问题近日在浙江省高院进行了终审判决,最终这家法国葡萄酒巨头败诉,被判以3373万元的赔偿额度。
虽然,法国CASTEL表示,已向最高人民法院提起再审申请,但中文名称已被迫改为“卡思黛乐”。
这起历时长达四年之久的“卡斯特”之争在外界看来是法国CASTEL以启用“卡思黛乐”的中文名称而终结,但法国CASTEL则表示,公司对浙江省高院的判决并不服气,还将继续在最高人民法院提起上诉,更名只是因为早已没兴趣参与“卡斯特”之争,并从企业字号的中文译名中彻底弃用“卡斯特”这三个字。
据法国CASTEL方面介绍,1998年,“卡斯特”中文商标由一家与李道之有关联的温州企业抢先注册,2000年被核准为合法商标,2002年转让至李道之本人名下。2008年上海卡斯特酒业公司(以下简称“上海卡斯特”)成立,李道之任董事长,并使用中文商标“卡斯特”,旗下还拥有班提酒业公司。
据了解,李道之通过个人名义申请72个商标,同时以其旗下企业名义申请99个商标,不包含已经转让的商标,目前其实际控制商标为171个。因此,近年来,原告方对“卡斯特”之争发起了一系列的诉讼活动。李道之曾对外表示,面对形形色色的侵权行为,上海卡斯特双管齐下,一方面继续用法律武器打击国外的源头侵权活动。同时在全国50个城市联合当地工商等相关执法部门,对经销商及零售网点的违法行为进行清剿。
启用新标识
拓展更多市场份额
“一直以来,面对李道之方面挑起的法律诉讼和宣传攻势,如果这仅仅只是影响到我们自身利益的话,我们宁可抱定清者自清的观点,始终保持克制。”法国CASTEL中国区总裁殷凯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但当事态发展到今天,被李道之方面推上被告席的远不只是我们一家企业,还包括烟台张裕集团、北京沃尔玛超市以及遍布全国各地的终端零售商铺在内的大批企业和个人,其中许多经营者仅仅是由于李道之方面制造法律程序上的关联或法院管辖权的需要而被无辜卷入。李道之方面采取的这些行动在进口葡萄酒市场上造成了很恶劣的影响。”
对于更名卡思黛乐后的下一步企业发展计划,殷凯表示,法国CASTEL葡萄酒启用新中文标识,更多的是为了在目前正处于结构性增长阶段的中国葡萄酒市场取得更多的份额,因此总部也借此机会成立了全资子公司,以便更好地在中国市场开拓业务。“目前市场上仍有部分先前完成进口的产品标有‘法国卡斯特兄弟简化股份公司’字样,我们正在逐步把使用新标识的产品推向市场,以期按计划实现替换。我们提醒消费者注意对此做出分辨。”
国产与进口
谁动了谁的奶酪
“从2006年开始,我们使用‘法国卡斯特兄弟简化股份公司’这一合理合法的企业字号中文译名,将原瓶进口法国葡萄酒产品引入中国市场。‘卡斯特’这三个字,事实上完全是随着合法使用的企业字号才逐渐广为人知。”不仅法国CASTEL认为“卡斯特”商标声誉的打造功劳应该归于其所有,业内对此次商标纠纷案的分析也认同多年来法国CASTEL对“卡斯特”商标的打造是为他人做了嫁衣。
“法国CASTEL要为当年在中国市场上的一个疏忽而付出代价了。无论怎么讲,对于法国CASTEL来说,没有把‘卡斯特’商标权拿到手里,或多或少都是一个历史性的遗憾。”西北农林大学葡萄酒学院院长王华评价。
据知情人士透露,金融危机下,经济市场不景气,在国内市场的很多外资企业都撤资了,最后繁衍成一些披着洋品牌外衣,实质是国内企业的假洋牌。这其中不乏一些欧洲葡萄酒和洋酒企业,据其透露,国内近60%的洋酒都是假酒。
当下,商务部对欧盟提起葡萄酒双方调查,很多外资葡萄酒企业在中国市场产品滞销等消息不绝于耳。业内认为,“卡斯特”之争一方面也可被认为是国内葡萄酒企业多年来受进口葡萄酒的挤压,采取“反抗”的一个剪影,但同时给外资葡萄酒企业也敲响一个警钟。
挽救负增长
中外企业不妨合营
显然,中国的葡萄酒业日渐受到来自国外对手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中国酿酒工业协会秘书长王延才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也承认,在不同的酒种里面,受到冲击最大的就是葡萄酒行业。目前1/4-1/3的葡萄酒市场都是依靠进口。据王延才透露,“全国葡萄酒量、销售额、利税,这些增长指标均是负数”。2011年葡萄酒利润总额的增幅超过13%,2012年骤降至1.8%。此前王朝酒业与中国通天酒业发布业绩预警,预料今年上半年亏损。
行业一直流传着葡萄酒质量“七分原料,三分工艺”之说,主要取决于葡萄原料的质量。但是长期以来,我国葡萄酒企业的原料是比较分散的农民组织生产的,在此过程中,农民追求价格和产量但却很难保证质量,而葡萄酒企业需要稳定、优质的原料供应。 对此,葡萄酒专家郭松泉认为,目前国内葡萄酒基地建设仍处于一个发展中的阶段。大品牌以及一些有志于长远发展的中小品牌正加紧建设原料生产基地,其中中小品牌则侧重于市场,一些打擦边球的品牌则在夜场等渠道浑水摸鱼。郭松泉强调,面对进口葡萄酒的大举进入,国内葡萄酒企业必须有危机感,必须加紧建设原料生产基地以提升质量。
然而,与行业认为中外葡萄酒企业之间的纯竞争关系不同的是,国内葡萄酒企业自身还看到另外利好的一面。“就葡萄酒市场而言,中外企业之间不仅是单纯的竞争关系,更重要的是一种合作关系。作为国内最早的合营企业之一,王朝酒业从国外同行那里获益颇多。”中法合营的王朝酒业总经理高孝德曾做出这样的表述。(北京商报记者 金晓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