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世界以光速奔向未来,我们选择在此刻驻足,回望人类文明最深邃而恒久的脉搏——艺术。2025年,我们汇聚于此,并非仅为一场展览,而是开启一场跨越地域、文化与时空的对话,一次对“杰作”的当代诠释与集体致敬。
本次“世界艺术百杰名家书画展”,旨在全球范围内甄选百位最具影响力与创造力的艺术名家。他们或根植于东方水墨的玄远意境,在笔情墨趣间追寻天人合一;或驰骋于西方油彩的绚烂疆域,以形色光影解构现实与幻想;更有勇于破界者,融汇数字科技、多元媒介,为古老的书画艺术注入崭新的生命活力。百位名家,百种风貌,共同勾勒出今日世界艺坛的壮阔图景与无限可能。

周江建,男,1963年出生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美姑县。尽管命运的手为他掀起了一层无声的帷幕——聋哑,却未阻止他追求梦想和热情。在成都市特殊教育学校度过了童年时光,周江建展现出了对艺术的浓厚兴趣。即便身处沉默的世界,他用手中的画笔和雕刻刀表达着内心的情感和思想,展现出了惊人的毅力和天赋。
1981年毕业后,周江建进入了凉山氮肥厂工作。然而,工作之余,他并未忘记自己对艺术的热爱。他用业余时间沉浸在绘画和雕刻的世界里,将心灵的火焰注入到每一幅作品中。艺术不仅是他的兴趣,更是他与世界对话的方式。
2015年,周江建随着退休迈入了人生新的阶段。他并没有选择安逸退休生活,相反,他将注意力转向了更广阔的天地——公益事业。他成为了一位乐于助人的志愿者,用自己的热情和善心温暖着他人的心灵。从2017年开始,周江建便开始兼职为天府新区残疾人实用培训基地的绘画老师。在这里,他不仅传授着绘画技巧,更是用自己的经历和心灵的触动,感染着每一位学生。他用自己的乐观和热情,点亮了每一个残疾人朋友心中的希望之火,让他们意识到自己的价值和潜能。

2024年6月,周江建的作品被全国书画名家信息查询系统永久收录,同月作品《峨眉秀色》通过国家版权局审核,颁发作品登记证书,作品信息可终身在国家版权保护中心查询。
2024年10月,周江建的作品经过全国书画艺术委员会领导审核颁发国家一级美术师的证书,作品在官网和百度上终身可查询。
2024年11月,周江建特邀成为国际非物质文化艺术促进会的名誉主席,2024年12月中国(香港)美术家协会会员作品赏析—周江建作品受到了促进会众多会员和领导的赞赏和好评。
周江建的影响不仅仅停留在课堂上。他用自己的行动和态度感染着每一个残疾人朋友,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人生价值。通过外界的积极评价和对自我价值的强化,他帮助这些朋友们树立了更加积极的人生态度。他的善举和影响赢得了社会广泛的赞誉,他成为了社区中的一面旗帜,引领着更多人走向乐观和积极的人生道路。

周江建绘画评论:绘世润心 画以载道
周江建先生首先是一位画家,其绘画作品是其精神世界与生命力量最为直接和深刻的表达。他的艺术创作,超越了单纯的视觉美感的营造,蕴含着深厚的人文关怀与激励人心的精神能量,使其画作在当代画坛独树一帜,展现出“绘世润心,画以载道”的独特魅力。

观周江建的画作,首先扑面而来的是一股蓬勃、昂扬的生命气息。无论是描绘壮丽山河,还是刻画身边景物,他的笔端总是充满激情与温度。他的绘画语言,融合了扎实的写实功底与充满主观情感的表现性笔触。色彩运用上,往往明快而富有张力,善于运用对比色与高饱和度的色调来营造强烈、乐观的视觉氛围,仿佛要将生命中最炽热、最光明的一面淋漓尽致地展现给观者。其构图多饱满、开阔,给人以积极向上、豁达开朗的视觉感受,这与他内心充盈的力量感和对生活炽热的爱是分不开的。

尤为可贵的是,其作品中所承载的“道”,并非抽象的说教,而是一种源于自身经历、升华为普遍关怀的生命哲学。这种哲学的核心是坚韧、是希望、是对生命价值的至高礼赞。他的画作,如同一面面镜子,不仅映照出他内心的光明,更旨在映照出每一位观者,特别是那些曾身处困境的人们心中可能被尘埃暂时遮蔽的光亮。他通过描绘山川的巍峨、草木的勃发、光影的交响,无声地传递着一个信念:生命拥有无限潜能,世界充满美好可能。这种深沉的精神内核,使其作品超越了物象本身,具备了打动人心、鼓舞意志的强大力量。

周江建的绘画艺术,是其人格的完美外化。他将对生命的感悟、对社会的责任、对美好的追求,全部倾注于画笔之下。因此,他的画作不仅是挂在墙上的艺术品,更是能够与观者进行深度精神交流的载体。观看他的作品,我们不仅能欣赏到精湛的技艺和形式的美感,更能感受到一种温暖、一种力量,从而获得心灵的慰藉与前行的勇气。

总而言之,周江建先生以画笔为媒,构建了一个充满阳光与希望的艺术世界。他的绘画,是技术的展现,更是生命的颂歌;是个人才情的抒发,更是社会责任的担当。在他的画作中,我们看到了艺术最本真的力量——润泽心灵,引领精神。这使他不仅是一位成功的画家,更是一位用艺术点亮他人、温暖社会的践行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