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微雕近六十年的朱德祥——
刀走毫厘 微中见艺(工匠绝活)
本报记者 黄 娴
|
朱德祥正在进行微雕创作。
本报记者 黄 娴摄
|
【绝活看点】朱德祥专注微雕近60年,仅靠一台显微镜、一把刻刀,能在一平方毫米内雕刻25个字;曾在高7.5厘米、2厘米见方的印章侧面,刻下4.6万字的《论持久战》。
宽12毫米、长60毫米的石头上,密密麻麻的雕刻近7000字,字迹优美,字距、行距十分规整……没有借助任何高科技工具,一位老师傅凝神专注,一手控制着眼前工业显微镜,对准石块,一手紧握刻刀,微微转动,一条条细如金丝的纹路在石面上显现出来……
老师傅名叫朱德祥,贵州人,今年68岁。10岁起就开始接触雕刻的他,在一次到长沙参观微雕展时,被这项艺术深深吸引,从此决定潜心钻研。
微雕是中国传统艺术品中采用微小精细技法完成的作品。有时,要在米粒大小的象牙片、头发丝上雕刻,需借助放大镜或显微镜观看,这种技法在古代被称为“绝技”。
“创作一件微雕作品很不容易。”朱德祥介绍说,要经过选料、打磨、抛光、浸蜡、制刀、雕刻、刻字、上色等10多道工序。每道工序中还包含若干细节,相辅相成,不能有丝毫疏忽。
首先是选材。微雕的选材十分讲究,材质要细腻、紧密,容不得有半点砂格和半丝裂纹。朱德祥介绍说,寿山石、青田石等材料因其硬度密实,适宜作微雕石材。
细细挑选了一块青田石,朱德祥拿起砂布,在石头表面上来回摩挲,反复多次以后,石面被打磨得光滑如镜,几乎看不见粗糙的纹路。接着,他用稀释后的指甲油给石面涂上一层薄薄的保护膜。“上膜要纯手工操作,不能用刷子,用指头轻点蘸取合适的量,往石面上轻轻一抹。”朱德祥说,“可别小看这一抹,厚了薄了都不行,全靠经验。”
为了让字迹跟浅色石材颜色区别开来,朱德祥在打磨好的表面轻轻上了一层颜色。接着,将石头放在显微镜下,静等雕刻。
“先要把格子打好。”朱德祥在显微镜前坐好,调试设备。接着,他双眼对准目镜,屏息凝神,全神贯注开始刻字:手持刀片时顿时转,向左一撇,后又轻手回勾,在转弯处回旋转折,毫微之间,他挥动刀笔如行云流水般自如……
运刀要稳、准、狠,下刀要流畅、干脆,一笔成形。“最重要的是要防止手抖。”朱德祥说,“手一抖,字就毁了。”为防止手抖,他曾反复练习,将一块厚厚的石材,刻了磨,磨了又刻,直到石块被磨成薄薄的石板。
“刻字过程要全神贯注、凝神静气、一气呵成,脚步声都很可能影响创作。”很多时候,朱德祥会把雕刻内容提前记熟,最大程度减少出错,用他的话说,整个创作的过程“如履薄冰”。
“微雕艺术‘艺在微’,愈是细微,功夫愈精;‘意在精’,对雕刻者的书法、绘画功底要求极高,不是一味追求小就好。”朱德祥介绍,那些字体歪斜、行距不齐、画技失准的微雕,都不是好作品。而出众的作品,都极注重书法的笔锋和韵味。
凭借耐心和坚持以及对微雕技艺孜孜不倦的追求,现在朱德祥借助显微镜,能够在一平方毫米内雕刻25个字。形象地打个比方,就是在米粒大小的面积上刻600个字,而且字迹美观、兼具神韵。
2017年,朱德祥精心完成了一件作品:在高7.5厘米,2厘米见方的印章侧面,刻下毛泽东同志4.6万字的《论持久战》,作品被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永久收藏。截至目前,朱德祥在石头、米粒、头发、竹子等材料上创作微雕书法、篆刻作品300余件,颇受国内外收藏家喜爱。
“微中见艺是我一生的奋斗目标,只有当最小的微度与最好的艺术品质相结合时,才能达到微雕艺术的最高境界。”尽管已年近古稀,朱德祥对微雕艺术的追求仍不停歇。
《 人民日报 》( 2018年06月13日 06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