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网 > 艺术 >

万殊一相笔我两融 追求艺术本真的书法家乐泉

2017-12-27 07:37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追求艺术本真的书法家乐泉

 

  四尺条屏 2005年

  隶书对联 156x32cmx2 2015年

  旧作一首《忆少年》 45x45cm 1998年

  山水 36x36cm 2015

  六朝松 78x45cm 2017年

  倪云林题画诗 36x36cm 2017年

  仙羽 36x36cm 2014年

  乐泉,号拓园,万千莲花斋。1950年生于南京。系中国文联·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首批研究员、中国书协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主持拓园书道雅集。先后应邀在中国美术馆、北京今日美术馆、上海美术馆、河南省美术馆举办个人书画艺术展览。
 
  出版有:《乐泉书法集》、《当代书法家精品集——乐泉卷》、《中国名画家精品集——乐泉卷》、《当代画坛六人之约》、《白云无门——乐泉谈书道》等多种专册。
 
  乐泉自幼酷爱诗、词、书画,游艺于斯,互晋互养。经多年不懈努力,终于取得不凡之成就。谢稚柳先生1985年曾亲笔撰文评其书法:“书体多变,雍容回荡,自成面貌。近世书手殊难得也。”沙曼翁先生亦在同年撰文介绍:“近人能将魏碑写活的,为赵之谦、康有为、于右任。如乐泉勤于手,得于心,当能与此相伯仲。凡真知书法者,当知吾语非妄也。”金兑庭先生认为:“南京的乐泉,不但保持了经典的气质,还坚持了我所说的文化精神,表现了一个书法大家的品质。”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7年12月27日   第 11 版)
 
万殊一相 笔我两融
吴为山
 
  二十多年前我与乐泉先生相识,他对艺术的真诚与用心、用力、用意、用神,是在近乎于平淡与平常中体现。因为,艺术是他的生活,精神是他的生命。故不求闻达,潜心于诗、书、画的艺术本体,与其间探索生命的本质成为常态。
 
  知道乐泉的人不多,因为声名并非他所追求。但是,好的艺术要弘扬,所以中国美术馆举办这样的展览。
 
  乐泉先生的书道作品,延展六朝遗韵,以秦汉、北魏三代为体,千古帖学为脉,人格学养为本,意在参破,得以入化,故能涵养天地万物之变,出古入新,或渊雅淳逸,或苍古幽深,或曼妙如散仙入圣,品之如饮甘怡,回味无穷。
 
  先生深得传统之蒙养,在笔墨的苍茫中,但见道之所存。他通息前贤,“万殊一相”,笔我两融。他对艺术有己见,且独持,并践行。其在《书道说》一文中,创造性地提出“书道启于三个层次的叠进;一、技法;二、心法;三、自然法。” “由无意到有意,从技法到心法,乃至化心法为自然法,万殊一相,物我两忘,笔即我,我即笔,两相圆融……” 正是这种无为似有为的超然状态,使得他能抗拒庸俗的力量,保持着人格的独立与完整。
 
  “冷眼红尘生万象,长风吹我雁行高”,乐泉先生清净无为,自甘寂寞的品行,及其诗品的幽谷清趣,水墨写意的苍然幽深,为其书道艺术增添了丰厚的艺术内涵与张力。
 
  先生数十年默默地在诗的韵律、意境中追寻一个民族的文化理想;在画的形象、形式中领会造化与心源,探究书与画的意象之同;在文的写作中悟得古仁人之哲理、情思;在千数百家之碑帖中品察线韵,及其天地和同之规律……,其艺术的精神境界,正润物细无声般地影响当下。我说他低调,他说这是生活,是人生修行的功课,无须惊动他人。也因此,乐泉先生艺术之高度为喧嚣的氛围所遮掩。笔墨艺术“修内心而外益世”“抒胸臆以振斯文”,乐泉先生的艺术展,为我们展示了一个艺术家应该达到的清纯与高雅,也为他提供了一个通过与业内人士及广大观众对话而被人们进一步认识的慧缘。
 
  书道源远,法随时易。从晋人尚韵,唐人尚法,宋人尚意,元、明尚态的书法审美历程,古代书法为人们生活与交流之必须,到今天电脑普及,书法只为书法家和爱好者所为,人们不禁发问:书法何去何从?我认为,书法的归宿在中国文化,在中国精神,在中国人的境界,更在当代,在未来,在生生不息的时代生活……
 
  相信乐泉先生的艺术会融入这奔涌的洪流,也感谢他为我们带来这样一个具有启发性的展览。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7年12月27日   第 11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