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普及,别再以生命为代价
刘 峣
过去一周,几位因心源性猝死而离世的逝者备受关注。这其中,既有值得尊敬的媒体同行,也有为大众所熟知的演艺界明星。心跳骤停的“不可承受之重”,生命倏忽而逝的痛楚,让很多人唏嘘不已。外表看上去健康,却出乎意料地发病;前几分钟还一切正常,却毫无征兆地倒地——猝死的不可预知和突发性,更是让人难以从情感上接受。
事实上,猝死离我们的生活并不遥远——在中国,平均每分钟就有一人发生心脏性猝死,每年死于心跳骤停的总人数达54.4万人。这其中,有九成的病例发生在医院之外,这意味着传统的医疗手段难以在第一时间发挥作用,必须依靠急救。
有研究报告显示,心跳骤停时,如果能够及时进行心肺复苏和AED(自动体外除颤器)除颤,病人有近1/4的可能性从死亡线上挽救回来。如果能够在一分钟内接受除颤,被救活的概率超过90%。虽然心跳骤停的抢救成功率总体上并不高,但只要有一线生的希望,就该全力以赴。
“如果有AED”——多起令人扼腕的案例,让被称为“救命神器”的AED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很多人发现,身边的AED设备还远远不够。在北京,有校友为清华大学捐赠了341台AED设备,但在北京地铁,AED的数量仍然为零。在一些发达国家,AED设备的覆盖密度可达到每10万人拥有300台。但目前在我国,即便是AED普及率较高的深圳,其目标也是在未来几年内达到每10万人配备100台。
AED其名不扬,很重要的原因是急救理念的落后。AED不仅是一个急救设备,也是一种新的急救观念。其落地和推广,有赖于急救知识的普及,离不开社会急救意识的提升。相较于心肺复苏,公众对于AED并不熟悉;相较于科学的急救方式,仍有不少民众相信大力咳嗽等“土办法”——更新急救观念,无论是对于关键时刻的抢救,还是对于日常的慢病管理,都有长远的积极作用。
AED身影难觅,也在于相关机制的缺乏。交通枢纽、景区等公共场所以及马拉松等大型赛事活动,AED的配备应当有强制标准。对于社会捐赠等行为,相关部门也应当打通渠道,引导社会力量将AED安置到更需要的地方,将设备的维修维护、培训组织等纳入统一管理。
值得一提的是,在《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中,“急救”出现在多项行动计划之中:在“实施健康知识普及行动”,提出面向家庭和个人普及紧急救援等维护健康的知识与技能;在“实施心脑血管疾病防治行动”中,提出引导居民学习掌握心肺复苏等自救互救知识技能。与此同时,许多城市已将AED的普及列入工作目标,“AED救人”的新闻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之中。
生命的代价太过沉重。让急救成为常识,让“神器”成为必备,势在必行。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9年12月03日 第 09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