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志明《 人民日报 》( 2023年06月16日 第 05 版)
数字经济打破了工作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增强了工作的灵活性、选择性和包容性,为稳就业提供了重要支撑
不久前,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启动2023年百日千万招聘专项行动,线上线下协同发力,多方主体参与联动,助力高校毕业生及各类劳动者求职就业。当前,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不断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进而衍生出大量新就业形态,成为创造就业的新增长点,为劳动力市场带来了新的发展空间。
数字技术是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先导力量。当前,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相互促进,推动新业态“无中生有、层出不穷”和传统产业“有中出新、日新月异”交织演进,推动着劳动领域出现三大趋势变化。一是需求上由“数量型”向“技能型”快速转变,主要是向技能劳动转变,我国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将快速增加。二是供给上由无限供给向有限供给转变,“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转变正在改变人力资源结构。三是劳动形态上,一大批新生代劳动者投身数据驱动、网络协同、平台支撑的现代服务新业态,数字技能劳动者数量快速增长。《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2022年版)》与2015版大典相比,净增158个新职业,并首次标注了97个数字职业,占职业总数的6%。2019年以来公布的新职业中,与数字化、智能化紧密关联的占到60%左右。数字经济打破了工作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增强了工作的灵活性、选择性和包容性,能够吸纳包括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为稳就业提供了重要支撑。
充分释放数字经济创造就业岗位和促进充分就业的潜能,需要推动平台企业规范健康发展,鼓励头部平台企业探索创新。一方面,发挥企业开发和培育技术技能人才的主体作用,深度推进“产教融合”,鼓励企业、大学、科研机构深化创新合作,培养更多符合数字产业发展需求的数字化新型人才。另一方面,数字经济对中小企业的吸引力、聚合力越来越强,促进数字平台上的中小企业持续繁荣发展,就能不断创造新的就业岗位,同时数字平台还能实现人才供需的精准匹配。
充分释放数字经济创造就业岗位和促进充分就业的潜能,还需要提升广大劳动者的数字素养和数字技能。从劳动需求来看,随着数字经济不断发展,工业互联网、数字模拟、人工智能、物联网控制等领域的人才需求会越来越大,培养更多数字技能人才,才能满足企业用工需求。从劳动供给来看,需要弥合“数字鸿沟”,让普通劳动者掌握更多数字技能。比如,增强农民工的数字技能可以为其打开进入数字经济行业的通道,让他们既能适应现代化智能工厂的需要,也能投身到现代服务的新业态中。
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新需求创造新职业、新供给创造新市场、新技能适应新发展,顺应数字化浪潮,继续推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挥数字技术对经济发展的放大、叠加、倍增作用,不仅会为稳就业提供更多助力,还将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
(作者为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中国劳动学会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