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人杰《 人民日报 》( 2023年04月18日 第 05 版)
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就业稳则民心安、社会稳。就业问题必须从战略高度谋划好、解决好
就业一头连着千家万户、百姓冷暖,一头连着企业运营、经济增长。面向2023届及往届未就业高校毕业生,人社部组织开展大中城市联合招聘高校毕业生春季专场活动;江苏提出扎实办好“新开发10万个高质量就业见习岗位”、“家门口”就业服务站三年行动计划等民生实事项目;浙江省德清县组织县内重点企业赴西部地区开展对口支援劳务协作,为来浙务工人员提供“家门到车门、车门到厂门”服务……一段时间以来,各地区各部门纷纷推出稳就业大盘、促高质量就业活动,不断扩大就业容量,提升就业质量。
悠悠万事,民生为重;民生福祉,就业为本。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实施就业优先战略。”这一重要部署,是巩固我们党的执政基础的必然要求,是适应我国基本国情和发展阶段的必然选择,是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措施,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根本举措。党的十八大以来,通过实施就业优先战略,落实就业优先政策,我国就业工作取得历史性重大成就,在14亿多人口的大国实现了比较充分的就业。城镇就业人数由2012年的37287万人增加到2021年的46773万人,城镇新增就业年均超过1300万人。社会保障卡持卡人数13.68亿人,养老保险全国统筹等稳步推进,为劳动者提供了更加可靠的社会保障。
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就业稳则民心安、社会稳。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健全就业促进机制,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迈上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我们要从全局高度重视就业问题,推动就业优先政策聚力增效,切实把就业这个民生头等大事抓好。就业优先导向要继续坚持,千方百计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就业;深化改革的方法论要继续用好,消除影响平等就业的不合理限制和就业歧视,使人人都有通过勤奋劳动实现自身发展的机会;在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方面,要稳步增加劳动者工资性收入,完善劳动者权益保障制度,加强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
就业是畅通经济循环的重要支撑和关键环节。当前,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做好包括就业在内的各项民生工作,才能助力中国经济巨轮劈波斩浪、行稳致远。从2022年看,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206万人,重点群体就业基本稳定,脱贫人口务工规模达3278万人,同比增加133万人;市场供求保持活跃状态,100个城市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率为1.46。面对多重因素冲击,就业成绩单为经济社会大局保持稳定奠定了坚实基础。就业是民生改善的“温度计”、社会稳定的“压舱石”,也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就业问题必须从战略高度谋划好、解决好。
就业牵动着千家万户的生活,任何时候都要抓好。我国就业政策“工具箱”日益丰富,为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实现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提供了有力保障。各地区各部门应把稳就业作为重大政治责任,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为引领,以高质量充分就业为目标,稳存量、扩增量、提质量、兜底线,全力确保就业局势总体稳定。形成经济发展与扩大就业的良性互动,让个体奋斗与强国征程同频共振,中国的未来不可限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