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光明,点亮智慧生活(评论员随笔)
张 凡
不久前,四川成都一家电影院放映《我和我的祖国》电影时,场景有些特别。在放映时,现场有3位主持人,将电影对白以外的画面、动作、表情等用语言进行讲解;观众是一群平时很少走进电影院的朋友——视障人士。一场无障碍电影,让视力障碍者感受到银幕上的光影世界,也感受到来自身边人的关注和理解。
由于病理差异,有的人完全看不见,也有的人看不清或看不全。如何给予视障人士更多温暖,如何帮助他们在缺乏光感的世界中感受到更多光明,需要整个社会认真思考并付诸行动。
近些年来,从马路上不断延伸的盲道,到公共场所日益普及的引导服务,从不时出现的视障阅读中心,到铺展开的一份份高考盲文试卷,对盲人的关怀更加多样化、精细化。从呼吁扶助到引导自强,从促进就业到文化共享,由内而外、不断深化的扶助过程,让越来越多视力障碍者更好地融入了社会生活。今天,在朝气蓬勃的大学校园,在精彩纷呈的综艺舞台,在互联网创新创业的前沿,我们都能看到视力障碍人士的身影,他们正收获着精彩的人生。
但是,视障人士的生活依然面临不少烦恼。一位视障人士说,现在手机上很多滑动图片进行登录验证的设置,对自己造成很大困扰。现实中,无论是缺乏包容性设计的产品,还是大众心中固有的刻板印象,都在告诉我们,离真正的“无障碍”社会还有距离。而不够完善的无障碍设施、不够便利可及的志愿服务、就业中存在的隐形门槛等,也在不同程度地影响着视障人士融入社会生活。
“凝聚光明,点亮智慧生活”。这是今年10月15日国际盲人节的主题,也在启示我们新的努力方向——智慧生活。如今,越来越多的视障人士能熟练使用智能手机、发朋友圈、发微博;在某购物平台上,每天约有30万视障人士进行网络购物;短视频平台上线无障碍功能,外卖订餐平台发布视障人士定制应用……这些技术和产品的创新,正在为视障人士打开新的“视”界,也让人更加相信,科技的创新,让我们有可能跨越视力障碍带来的鸿沟,让视障人士的生活更便利,也为视障人士实现梦想搭建更广阔的平台。技术的进步、基础设施的完善、志愿精神的生长相互作用,终将成就一个对视障人士更友好、更平等的世界,而这样的世界,也将惠及我们每一个人。
对视障人士来说,人生的马拉松并不容易,但只要多一点努力,就有抵达目标的可能。而对整个社会来说,同样需要多一些努力,才能为视障人士创造更美好的生活。
《 人民日报 》( 2019年11月01日 05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