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网 > 评论 >

人民网评:政府热线电话不能成公开"聋子"

2016-05-18 08:57 来源:人民网
人民网评:政府热线不能成公开的“聋子”
魏英杰

     《半月谈》记者调查发现,部分地方公开热线电话多达数十个,却存在电话难打通、难沟通、难办事等问题,在拨打东北某中心城市的市长公开电话时,记者连续拨打100多次无法接通,也没有任何语音提示信息。

百次拨打市长热线电话不通,这情况可能比较少见,但政府热线难打通、难沟通、难办事,却是较为普遍的现象。热线电话一头热一头冷,相当于政府部门对反映情况的老百姓迎头泼冷水。一般人不会无事去打政府热线电话,往往是事情急到一定程度,心里实在憋屈了,才会鼓足勇气拨打这类电话。但热线不热,热线电话变成公开的“聋子”,说到底就是没有把百姓利益真正放在心上,也是相关职能部门对公众的诉求和监督不重视、敷衍推诿、不作为的懒政表现。这和政府办事机构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如出一辙,都是政府部门公共服务理念缺失的结果。

如今,向政府部门反映情况、表达意见的渠道不少。各地政府现在都办有留言板、投诉区的网站,都开设有官方微博、官方微信,形成意见征集、舆论沟通的新媒体矩阵。但人们发现,热线不热的症状竟是通病,不少政府部门在新媒体平台上对待意见建议的态度和热线电话一样“冷淡”。政府网站无人打理,名存实亡;投诉建议无人收集回复,连做做样子都懒得;微博平时贩卖“心灵鸡汤”,到了该回应民意的时候却玩失踪;微信只谈政绩不讲问题,对网友后台留言视而不见……凡此种种,都是公开当“聋子”的表现。一些部门的意见反映渠道是更新了,政府服务理念却仍是停滞不前。热线不热、政务微博“不务正业”,公开的沟通渠道难畅通,怎能不伤百姓心损政府形象?

各地设立市长热线、政府热线等服务电话,开通官方网站、微博微信平台等政务矩阵,本是为畅通政府和群众的互动渠道,及时接受市民咨询、反映、建议、求助、投诉等来电和信息并做出处理,依靠群众的积极支持和广泛参与,确实提升政务公开加强政务服务的社会效益。但如果政府热线、官方网站等有名无实、形同虚设,成了公开的“聋子”,那还怎么去发挥它的作用和功能?那不仅会损害百姓切身利益,影响政务服务效率,更会使政府公信力大打折扣。

因此,政府必须对公开的热线和其他沟通渠道始终保持畅通,并建立严格完善的意见登记、留存、处理、反馈、监督问责机制,积极主动按时回复,真办百姓事实解百姓忧。同时,加强监督、考核、问责,对那些对工作落实不力的机构和责任人,要进行诫勉谈话、限期整改,对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要严格追究责任,坚决避免政务服务流于形式,确保各项热线工作等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