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家庭的前途命运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家庭文明建设,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对家庭建设的新期盼新需求,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家庭落地生根,推动形成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11月12日下午,温州大学教育学院教育系副教授、浙江省教育学分会副会长、温州大学家庭家教家风讲师团团长周奇参加温州晚报公益道德讲坛并作主题讲座。本次讲坛由市妇联、温州晚报雪君工作室、温州市慈善总会义工分会主办,温州道德馆承办,温州市健身舞协会协办。
“家庭是孩子的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成长只有一次,很难回炉重造,做父母也是一门‘必修课’。”讲座上,周奇结合《家庭教育促进法》的出台,向大家介绍了成为智慧父母的“秘诀”。周奇说,了解孩子是陪伴孩子成长的重要前提,是引导孩子成长的重要桥梁,也是建立良好亲子情感联结的保障。而了解孩子有三个原则,一是陪伴,二是沟通,三是尊重。
周奇说,还有些家长虽然跟孩子同处一室,但是有时候会陷入“隐性失陪”的状态。什么叫隐性失陪呢?就是说,家长是有时间陪孩子但是缺乏沟通。比如孩子在一旁搭积木,妈妈却低头专注于手机。当孩子完成积木作品,希望妈妈能表扬时,妈妈也只是很敷衍地说,不错,孩子,你去玩吧。换句话来说,父母和孩子虽然同处一个房间,但只是身体共在,精神并没有相遇。“有研究发现,对于3到11岁的孩子,父母参与度过低的陪伴,反而会给孩子造成负面影响力,而有效的亲子陪伴,给予孩子更多安全感、归属感、幸福感,孩子今后也能得到很好的发展。”
周奇还介绍了父母需要和孩子多沟通互动,尊重孩子独立性和差异性等方面的内容。她特别指出,很多父母爱拿“别人家的孩子”来比较,目的是为了给自己家的孩子一个奋斗和努力的目标,但事实上,这样做不仅难以起到一种激励的作用,还会损伤孩子的自尊心、上进心,甚至影响亲子关系。周奇建议父母尊重差异,应该让孩子自己跟自己比、跟“过去的自己”比。
讲座上,周奇还围绕“立德树人”谈了自己的见解。她说,近年来,大家在新闻上会看到很多令人痛心的青少年轻生案例,我们的教育,其实应该从珍惜、尊重、敬畏生命开始,教导人性向善,有开阔的胸襟。她提及电影《少年的你》中所关注的青少年凌霸问题,这背后反映了原生家庭对生命教育、品格教育的缺失,以致于青少年没有树立正确的生命观、价值观、道德观。
“习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指出‘爱国,是人世间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是一个人立德之源、立功之本。’”周奇还提到家庭教育的核心在于要培养孩子的家国情怀,教会孩子热爱祖国,立志长大后报效祖国。
讲座最后,周奇总结道,父母与孩子是共同成长的,希望在“双减”和《家庭促进法》之后,我们把孩子从作业题海中解放出来,让他们有时间俯下身去嗅一嗅花草的芳香,让他们可以到大自然中去强身健体,让他们有时间去奇思妙想;也希望我们的家长都能不断学习,成为孩子成长的示范者、帮助者、倾听者、陪伴者,成为孩子成长的引路人。
据悉,自疫情以来,温州大学教育学院教育系党支部书记工作室服务基层,在多地以线上与线下结合的方式宣扬家庭家教家风,努力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推动形成爱国爱家、相亲相爱、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
通讯员:刘信义 谢雨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