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授课方式大不同 海外学子可获双重收获
林晓晖
|
这是张羽琦(右)在格拉斯哥大学校园内与同学合影。
留学期间,她得到了许多老师、同学的帮助并顺利地完成了学业。她认为,国内外的教学方式各不相同,学习中的收获也不同,但同等重要。
|
|
图为李帅(第二排左二)和同学、老师在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的毕业典礼现场。李帅认为,国内老师的教学模式能帮助学生打下良好的基础;国外老师的授课方式则能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独立性。
|
国内外大学的教育模式存在差异。这种差异体现在教师授课方式、考评制度以及教育理念上。对于海外学子来说,在两种教育模式间进行切换,能够亲自比对出不同的特点,吸取两种教育模式的优势,也有机会获得不同教学模式下的双重收获。
授课模式有何不同?
国内讲求:循序渐进
国外鼓励:多元融合
谈及国内外授课方式的差异,曾在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就读的张一诺说:“在国内上课时,总觉得课堂氛围比较严肃,老师会强调‘教与学’的不同,即使互动也带着较为明显的身份标识进行,因此学生在意见表达时或多或少会受到局限,状态也不如在国外课堂上那般轻松自然。”“但是,国内老师在课上讲授的知识更多,这能让我们在思考时有明确的方向。”
对于国外大学的课堂氛围张一诺用“更高的自由度、更强的互动性和更深的参与感”来概括。“在荷兰学校里,老师的授课方式十分自由,课堂上也没有那么多的规矩,老师很少会严格把控课堂的流程。学生们不需要举手发言,一旦有了自己的看法,或者联想到了什么可以随时打断老师发表意见,老师也会把更多的发言机会留给学生。”
“我有一门课叫做《公共文化》,在讨论课上常常涉及‘社会性别’或者是‘种族’的议题。”张一诺举例说:“在老师的鼓励下,班上不同性别、不同种族的同学纷纷发表自己的观点,分享自己的经历和感受。这样一来,一个问题就可能有了一百种答案。课堂上多元观点的碰撞、交流和融合给予我更多思考和想象的空间,让我有了加倍的收获。”
张羽琦曾在英国格拉斯哥大学就读,她在谈到国内外老师在课堂引导方式上的差异时说:“国内的老师讲课循序渐进,常常由浅入深地引导;而英国的老师喜欢用多样化、趣味化的方式引入课堂的主题。国内的老师常常先巩固前一次课程的内容,在此基础上讲授新的知识点;英国的老师通常会提前准备讨论的提纲和参考文献,或是让大家观看相关的视频。”
张羽琦还举了她在《电影和电视史》这门课上的课堂体验作为例子:“有一节课的主题是电视的普及对欧美国家家庭的影响。老师便让我们观看与之相关的、当时流行的美国影视剧,还专门找了当时电视企业刊登在报纸上的广告加以说明。这种引人入胜的引导方式让我们快速地进入课堂状态,但可能也更容易分散我们的注意力;国内老师课堂引导的方式虽然形式上不够丰富,但是更侧重巩固基础知识,能帮助我们扎实地掌握新知识。”
张一诺的感受是:“我在荷兰上学,有的课堂讨论议题是荷兰特殊国情下才生成的,一开始我觉得好像和自己没有多大关系,但是老师讲课的方式提升了我的参与感。慢慢地,我在课上也会跳脱出政治、经济因素以及地理边界的限制,站在人类共同体的角度,更有代入感地去思考。
课程任务有何不同?
国内强调:深度挖掘
国外侧重:广泛发散
“荷兰大学里的老师很少在课程考评中设置考勤制度。”张一诺说道:“国内的不少老师上课时常常点名,期末成绩的评定也会考虑出勤率;而在荷兰大学里,老师对于迟到、早退这样的行为似乎并不很在意。有一次,班上有一位同学需要赶火车,便在课上到半截时离开了教室,老师不仅没有生气还幽默地开了个玩笑,这让我挺惊讶的。”
“但是在论文的审核上,英国老师的要求可能比国内的老师更严格。”张羽琦回忆起自己的留学时光,说:“写论文是一件很头疼的事情。英国的老师不仅仅在论文写作的形式上有很严格的标准,比如注重引用格式的规范性;而且对文章通篇的逻辑性要求也特别高。国内的老师则比较侧重论文的核心内容,对细节上的要求没有那么严格。”
在课程任务的安排上,国内外老师也各具特点。对此张羽琦总结道:“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的老师都十分看重阅读量,学生在完成平常的作业或是期末论文的时候都需要做大量的阅读。但是国内的老师更侧重深度,经常会让我们精读一本书或者某几个主流学说的观点,希望我们向更深的层次挖掘,去萃取理论的精华。英国的老师倾向于阅读的广泛性,希望学生阅读不同学者的观点,在比较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见解。”
在学习能力的考核上,国外的老师更注重学生的批判思维。“国内考试内容的设置中会考查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和复述情况;而在荷兰,老师一再强调的是批判性的思考,希望学生不是一味地完全认同所学的理论,而是提出认同的和不认同的地方,这种考核方式让学生更加主动地去消化一些较为生涩的理论。正是通过这种训练,我开始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批判性地看待不同的理论,更容易记住所学,无论在考试还是在论文写作中,能更加灵活、辩证地运用它。”张一诺从另一个角度补充道。
此外,海外学子还提到了国外课程考评环节中的教师反馈机制。张一诺说,荷兰学校在老师和学生之间设有专门的反馈系统,老师对论文的批改以批注的方式在系统中呈现,希望改进的地方和认为写得好的地方都清晰地标注出来,同时还会附加很多评语。而在国内,上交论文后很难得到这么细致的反馈。
课余互动有何不同?
国内整合:讲座分享
国外细化:个别辅导
留学生在国外求学时,面临着适应全新的学习环境的挑战。除课堂教学外,在课余互动中也能体验到不同教学模式的特色。
“如今,国内的老师似乎更经常与同学在线上进行交流,他们会上传与课程相关的阅读材料,还会转发一些优质的公众号内容,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视野。而在英国,老师和学生的互动更多集中在线下。很多老师都有特定的咨询时间,学生可以提前预约,就自己的疑问向老师求助。”李帅在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获得了地产经济学硕士学位。他曾多次利用咨询时间和老师进行交流互动。
“我在写论文的时候常常会去找老师讨论选题,老师十分耐心地为我解答,也会提出建议。如果觉得我的选题需要修改,便会推荐一些文献让我阅读,引导我找到答案和修改的方法。”李帅说道:“我觉得这种方式很锻炼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我开始主动地与老师沟通,更加独立地解决困难,完成课业任务。”
李帅已经工作一年有余,他谈到了求学时课下与老师的交流对自己职业规划的影响。“国内外的大学都设置有职前教育的相关课程内容。国内大学多通过邀请专家,以讲座等形式开展该课程;国外大学则更侧重实践性。”
在上学期间,学校给李帅安排了一名专门指导职业规划的老师。“她在伦敦的花旗投资银行工作,我们常常约在伦敦的金融城喝咖啡,她也会带我参观相关的企业,分享自己的故事和工作的经历,这对我有很大的激励作用。而且老师还帮助我写推荐信、修改简历,给予了我很大的帮助。”回忆起这位职业规划导师,李帅言语里满是感激。
张羽琦也分享了她在留学期间收获的感动:“刚到英国上学的时候,老师和同学的语速我无法适应,常常跟不上,错过了重要的内容。但是第一节讨论课后,老师特地问我上课是否遇到了困难。我把情况告诉他后,他跟我说抱歉,并且说以后会放慢语速。果然,第二节课老师的语速明显变慢了。这让我觉得十分温暖。”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8年09月06日 第 09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