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济 >

扩投资,壮大新型增长极(锐财经)

2020-10-12 09:55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扩投资,壮大新型增长极(锐财经)

 

本报记者 李 婕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0年10月12日   第 03 版)

 

  目前,重庆“智能制造”吸引了众多工业互联网平台落户。图为重庆市北碚区正能机械有限公司内,机器人的生产数据将全部汇总至车间工业互联网“驾驶舱”。
  秦廷富摄(人民视觉)

  近年来,江西省高安市着力培育锂电新材料产业集群,助力当地经济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图为高安市睿捷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工人正在加紧生产铝塑膜。
  周 亮摄(人民视觉)

 

  智能制造、无人配送、在线消费、医药健康……当前,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向上。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战略性新兴产业引领带动着经济社会长远发展。为发挥战略性新兴产业引擎作用,国家发改委等部门近日印发《关于扩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 培育壮大新增长点增长极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未来相关产业投资布局图景渐清。

 

  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疫情冲击下,战略性新兴产业承压前行,成为经济运行一大亮点。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同期增长2.9%,高于同期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4.2个百分点。

  近年来,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质量亦不断提升。2016-2019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速为10.5%,快于同期规模以上工业4.4个百分点;战略性新兴服务业营业收入年均增速为15.2%,快于同期服务业营业收入3.9个百分点。

  2019年,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11.5%,比2014年提高3.9个百分点,已成为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源。

  “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由小到大、从弱到强,涌现出一大批有创新能力、发展潜力的优质企业和具备竞争力、配套环境好、带动作用大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产业所副研究员盛朝迅表示。

  在经济社会发展面临前所未有挑战的当下,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加速发展,发挥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引擎作用尤为重要。据国家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广泛征求50多个部门和地方的意见建议的基础上,《意见》提出了扩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培育壮大新增长点增长极的20个重点方向和支持政策,致力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

  助解产业升级掣肘难题

  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提质增效、加快生物产业创新发展步伐、加快高端装备制造业补短板、加快新材料产业强弱项……《意见》明确聚焦重点产业投资领域,并围绕八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做出具体安排。

  一方面聚焦重点补齐短板,助解产业升级掣肘难题。

  “我国制造业体量规模已经连续10年位居全球第一,但在核心基础零部件、重大基础装备、关键基础材料、基础工业软件和基础技术等领域与发达国家仍有较大的差距,部分零部件对外依存度较高,‘卡脖子’瓶颈凸显。”盛朝迅说。

  为此,《意见》提出加快基础材料、关键芯片、高端元器件、新型显示器件等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重点支持工业机器人、高档五轴数控机床、航空航天装备等高端装备制造,突破制约产业升级的瓶颈和短板,构筑制造强国根基。

  另一方面,突出优势锻造长板,增强产业发展竞争优势。

  《意见》明确提出稳步推进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技术集成创新和融合应用,加快生物产业创新发展步伐,推动新能源产业跨越式发展等,努力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培育一批支柱产业,推动新动能茁壮成长。

  在盛朝迅看来,面对日趋激烈的全球竞争,要补短板与锻长板并举,着力打造若干技术水平先进、产品性能优良和国际竞争力强的优势产业,培育一批“杀手锏”技术,在换道超车和抢占新一轮科技革命、产业变革制高点中打造独特优势。

  打造产业集聚发展新高地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不是靠“单打独斗”,产业集群是重要抓手。

  《意见》明确要打造产业集聚发展新高地。综合运用财政、土地、金融、科技、人才、知识产权等政策,协同支持产业集群建设、领军企业培育、关键技术研发和人才培养等项目。

  如在增强产业集群创新引领能力方面,加快布局建设一批产业创新中心等创新平台;在提高产业集群公共服务能力方面,支持有条件的集群按需开展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强化研发设计、计量测试、标准认证等产业公共服务平台支撑。

  “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式发展,有利于发挥各地产业技术、科技人才、先进制造等资源优势,推动高端要素、高端企业集聚,形成上下游企业协同发展的良好态势。”盛朝迅认为,目前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式发展水平不高、要素及各类主体之间互动不够、产业链协同性有待提升,急需大力培育形成一批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多、变化快,也对管理服务提出更高要求。《意见》围绕优化投资服务环境,提出了多方面政策保障措施。如深化投资审批制度改革,精简审批环节,缩短办理时限,加快相关重大工程项目落地等。

  “相信全社会将不断凝聚合力,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推动国民经济行稳致远。”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政策与经济研究所所长辛勇飞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