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网 > 经济 >

理性看待融资总量起伏(财经观)

2019-01-21 08:43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理性看待融资总量起伏(财经观)
 
 
欧阳洁
  现有社会融资规模能为实体经济提供相对充足的资金支持,其结构也出现了好的变化,应当有足够的耐心和毅力加强金融监管,引导资金进入实体经济特别是民营、小微企业
 
  
 
  中国人民银行近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社会融资规模全年增量为19.26万亿元,比上年少3.14万亿元,12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同比增长9.8%,增速比上年低3.6个百分点。
 
  一段时间以来,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回落已引起社会关注。一些人担心社会融资规模增速的持续下滑,可能难以为实体经济提供充足的流动性支持。
 
  这样的担心不无道理,没有足够的资金支撑,实体经济难有持续较快的发展。那么,社会融资规模究竟够不够?应当看到,去年全年广义货币M2平稳增长,增速达到8.1%,为经济在合理区间运行创造了较为稳定的货币金融环境。全年人民币贷款增加16.17万亿元,同比多增2.64万亿元。工业、制造业和服务业中长期贷款平稳较快增长。不仅货币信贷稳步增长,债券市场也开始回暖,债券融资显著增加,全年企业债券净融资2.48万亿元,比上年多2.03万亿元,各种渠道资金汇集起来,为实体经济提供了相对充足的资金支持。
 
  看社会融资规模,不单要关注量的增减,也要看结构的变化。数据显示,在去年社会融资规模中,新增人民币贷款占比达到81.4%,创2003年以来新高,而表外融资大幅萎缩,表外资金逐步规范回归表内,特别是房地产企业、地方融资平台的信托贷款、委托贷款规模下降较多。应当说,这是强化表外融资监管,严格管控房地产、地方隐性债务等重点领域风险的强监管政策,以及一系列其他政策综合作用的结果。
 
  社会融资规模总量的修复和结构的调整不可能一蹴而就,“量”一时起伏只是调整期的阵痛,要有足够的耐心和毅力,坚持严监管和稳增长的平衡协调,继续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在防控金融风险的大背景下,资金不应大水漫灌,而应配合经济结构调整,从房地产、地方融资平台和产能过剩行业调节进入到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过去一段时间,社会融资规模总量和结构调整的过程中,金融监管始终没有动摇、放松,促进金融有力地支持了经济结构优化升级,也让金融体系自身逐步祛病除疴、强身健体。然而资金如水,逐利而行,一旦放松监管,资金就可能漫开到各个角落,还有可能再次进入高风险项目。这样一来,前期治乱象的成效可能会丧失,金融机构强本固基完善公司治理、筑牢风险屏障、业务回归本源的种种努力也可能前功尽弃。
 
  在加强金融监管的同时,还要引导资金进入实体经济特别是民营、小微企业。数据显示,1月7日,银行间隔夜拆借利率迅速下滑,降至近年来的新低,说明银行体系内沉淀了大量的资金。要让这些资金真正进入实体经济特别是民营、小微企业,还需要“引流”。现在银行的风险管理体系与民营、小微企业的风险、盈利现状不匹配。银行只有转变、提升自身的风险识别能力,充分利用新技术、新体系、新标准才能有所突破,从而使金融和实体经济间的闸门真正打开。
 
《 人民日报 》( 2019年01月21日   18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