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税如期而至 释放明确信号(锐财经)
本报记者 邱海峰
2019年伊始,减税降费重磅措施接连落地。在亿万百姓开始享受“个税专项附加扣除”减税红利的同时,小微企业迎来了一批新的普惠性减税措施,每年可再减负约2000亿元。对此,相关人士指出,新年之初就推出如此大规模的减税措施,释放了明确信号,即今年减税降费力度将继续加大并将加快落实。接下来,制造业和小微企业将会是税负重点减轻的领域,同时更为明显的降费措施也有望逐步推出。
所得税增值税皆减负
1月9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对小微企业推出一批新的普惠性减税措施。根据会议部署,此次减税政策可追溯至今年1月1日,实施期限暂定3年,预计每年可再为小微企业减负约2000亿元。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白景明对本报记者分析,新年之初就推出如此大规模的减税措施,反映了政府在加快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的“实施更大规模的减税降费”。小微企业的发展与经济运行、就业等密切相关,推动小微企业进一步减税有利于稳就业、稳增长,特别是随着减税措施的加快落地及相关效应的持续显现,会在稳预期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具体来看,会议指出,大幅放宽可享受企业所得税优惠的小型微利企业标准,同时加大所得税优惠力度,对小型微利企业年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100万元、100万元到300万元的部分,分别减按25%、50%计入应纳税所得额,使税负降至5%和10%。调整后优惠政策将覆盖95%以上的纳税企业,其中98%为民营企业。对主要包括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和其他个人的小规模纳税人,将增值税起征点由月销售额3万元提高到10万元。
“所得税、增值税两项措施互相补充,减税力度很大。所得税方面,既扩大了面又加大了力度,将推动小微企业税负显著降低,给企业后续发展提供空间;增值税方面,鉴于增值税覆盖面广,此次直接将增值税起征点由月销售额3万元提高到10万元,减税力度非常大,充分体现了普惠性减税。”白景明说。
地方税种减征有空间
此次会议还明确,允许各省(区、市)政府对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在50%幅度内减征资源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印花税、城镇土地使用税、耕地占用税等地方税种及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
白景明指出,土地等是小微企业生产运营过程中需要利用的基本要素,在这些方面减税将有助于减轻企业的基础成本。在此过程中,考虑到各地情况的不同,有必要给予地方一定的自主权,因地施策。以城镇土地使用税为例,发展程度不同的城市在这方面的评估就存在着显著差异,允许地方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合适的减税措施,显然有助于让减税措施在落地时更有针对性及可操作性。
当前,多地正加快研究出台减税降费措施。海南省日前提出,要分行业、分年度、分市县、分园区,细化测算、客观评估企业税费负担,认真研究减费降税措施,大幅度减税降费;天津市近日出台意见进一步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提出地方权限内税费按法定税率最低水平执行,印花税税负在现有标准基础上下调30%;上海在2018年减税降费总规模预计超过500亿元的基础上,深化研究降低实体经济成本负担的相关财税政策措施,及时提出减税降费建议方案……
“大规模减税降费对地方财政会产生不小的影响,一些地方会因此形成财力缺口,特别是中西部地区。此次会议提出‘中央财政将加大对地方一般性转移支付’,将有助于弥补财力缺口,保障民生。”白景明说。
更多减负措施将逐步推出
“2018年全年减税降费规模预计超过1.3万亿元,在此基础上,2019年开年就已推出了两项重磅减税措施,接下来按照‘实施更大规模的减税降费’的部署,更多的减税降费措施肯定还会逐步推出。”白景明认为。
财政部部长刘昆日前指出,2019年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加力”就体现在实施更大规模的减税降费和增加支出规模。2019年,我国将实行普惠性减税和结构性减税相结合,重点减轻制造业和小微企业税收负担,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对小微企业和科技型初创企业实施普惠性税收减免。全面实施修改后的个人所得税法,落实好6项专项附加扣除政策,减轻居民税负。
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同时表示,今后还有更多的面向制造业减税措施出台。除了减税以外,还将鼓励并推动各级政府减少涉企收费,给企业减少外部交易性成本,同时推进要素市场化改革。
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去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宏观政策要强化逆周期调节。专家指出,逆周期调节主要通过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来实现。1月4日,货币政策率先微调,央行宣布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时隔不到一周,财政政策推出减税“礼包”。业内专家普遍认为,降准等货币政策可以有效缓解当前民营企业、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而减税降费则可以起到稳增长调结构的效果,也有利于更好地应对复杂的国际经济形势。二者协同发力,将对增强微观经济活力、稳定市场预期起到积极作用。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9年01月11日 第 03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