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网 > 经济 >

共建陆海贸易新通道——第十届泛北部湾经济合作论坛综述

2018-05-28 07:31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共建陆海贸易新通道
 
——第十届泛北部湾经济合作论坛综述
 
本报记者 刘华新 庞革平 李 纵 刘佳华
 
  5月24日,以“打造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共建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为主题的第十届泛北部湾经济合作论坛暨第二届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发展论坛在广西南宁举行。
 
  本届论坛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交通运输部、商务部、人民日报社、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等18家单位共同主办,来自中国和东盟国家的政府官员、企业界代表,有关国际组织负责人等500多人,围绕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的战略定位、目标任务、实现路径等进行深入研讨,取得了一批重要成果:形成并发布了《十届泛北论坛总结与展望——优化中国—东盟陆海统筹发展新模式》报告;中国与东盟有关机构、企业签订合作协议等。
 
  泛北合作——
 
  推进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建设,加速互联互通
 
  泛北论坛是以共建中国—东盟新增长极为宗旨,以促进泛北部湾地区合作发展为目的的国际性论坛,2006年首次举办。中国与东盟建立战略伙伴关系15年来,双方在贸易投资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丰硕成果:2017年,中国与东盟的贸易额首次突破5000亿美元,达到514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3.8%,再创历史新高;今年一季度,中国和东盟的贸易额同比又大幅增长21%。
 
  巨大的物流、商流、资金流、现金流和人文流,经过广西北部湾和周边充满活力的热土,实现交互、融通,形成了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合作的新亮点。
 
  “建设中新互联互通南向通道,使得货物在中国、新加坡和东南亚其他国家以及世界其他地区自由流动,可以使地区内的公司更加高效地进行出口和进口。”新加坡外交部兼贸工部高级政务次长陈有明说。
 
  与会代表一致认为,建设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符合各方期待,应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核心理念,加强发展战略有效对接,形成各方协作联动格局,推动新通道取得务实成果。
 
  “泛北合作取得了一系列丰硕成果,成为中国—东盟合作框架下重要次区域合作,对推进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建设,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全国政协副主席马飚建议,泛北各方宜以重点项目合作为抓手,把泛北部湾区域打造成为“陆海空天网”一体、“一带一路”五通汇聚的核心区。
 
  “我们将加强与泛北各方的战略对接和政策互动,着力构建‘南向、北联、东融、西拓’全方位开放发展的新格局。”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书记鹿心社表示,广西愿与各方共同努力,为打造更高水平的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建设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做出贡献。
 
  各方合力——
 
  东南亚各国抓住商机,相向而行
 
  5月15日下午,伴随着长鸣的汽笛声,一列满载汽车零部件的铁海联运外贸铁路班列缓缓驶离四川泸州港,开往广西钦州港,再通过海运将货物转运到东南亚及非洲等地……泸州自此开辟了一条全新的南向出海通道班列。四川自贸区川南临港片区口岸工作局局长朱秋润说,该班列成本比公路运输成本节约50%以上,时间又比水路运输节约20天以上,极具竞争优势,也是南向通道建设的新成果。
 
  优势来之不易,背后是基础设施建设大推动、政策积极扶持以及协调机制的创新,是各方合力的成果。
 
  近年来,广西全面加快连接中南半岛的高速公路网、铁路网、现代港口网、航空网和通信网“五网”建设,加强设施联通,举全区之力推进南向通道的建设。“不断完善联通设施、提高效率、提升便利性、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将使通道具备更加广阔的前景。”广西壮族自治区副主席黄俊华表示。
 
  中新互联互通南向通道2017年开始运行以来,东南亚各国也乘势抓住商机,相向而行。
 
  “通过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等互联互通项目,发展中国与东盟之间的贸易和投资,可以极大地促进人员往来和旅游业发展,更好地促进‘一带一路’发展。” 出席论坛的柬埔寨商业部国务秘书春达拉说。
 
  “我们呼吁大家关注和积极推动中越跨境高速公路茶岭至河内等项目的规划和建设。”广西靖西万生隆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杨万生介绍说,目前,越南高平省正积极推动茶岭口岸至高平、高平至河内、高平至海防等高速公路建设,将成为中越两国间最便捷的陆路通道。
 
  “我们正在建设中老铁路,将在2021年建成完工,相信中老铁路将会惠及沿线国家的人民。”老挝公共工程与运输部副部长善提苏克·新马拉翁认为,中国与东盟共同打造的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在陆海贸易、旅游和人文交流等方面正在发挥重要作用。
 
  “共同打造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携手共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成为泛北各方共同面对的时代课题。”广西壮族自治区主席陈武表示,广西愿意发挥沿海沿江沿边优势,与各方携手扎实推进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建设。
 
  港口建设——
 
  开通国际航线,提高港口城市合作水平
 
  5月24日下午,同期举行的中国—东盟港口城市合作网络工作会议上,新加入中国—东盟港口城市合作网络的6家新成员牌匾颁发仪式举行。
 
  中国—东盟港口城市合作网络是双方开展海上互联互通的重要平台,自2013年成立以来,成员持续增长扩大,合作网络成员发展到了31家。
 
  与会各方一致认为,中国—东盟港口城市合作网络今后需要在多式联运跨界协同、信息互联互通、机制建设与联动等领域深入探索,不断加强合作。
 
  “现阶段,北部湾港建成生产性泊位263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86个,最大靠泊能力为20万吨,设计年吞吐能力近2.5亿吨。‘三港合一’和一体化改革,加快了广西北部湾港与东盟国家的开放合作步伐,‘北部湾港—新加坡/印度/中东’远洋航线正式开通,与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200多个港口通航。港口货物吞吐量从2008年的8090万吨增至2017年的2.19亿吨,集装箱吞吐量保持高速增长。北部湾港开通国际航线44条,覆盖整个东南亚的主要港口。”广西壮族自治区北部湾办党组书记、常务副主任魏然介绍道。
 
  “港口在今天比以往更为重要,在经济转型当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缅甸交通部港口管理局副总经理佐敦伦认为,中国和缅甸在港口方面的合作将促进中国与东盟经贸关系的发展。文莱财政部第二部长刘光明也表示,希望与北部湾国际港务集团加强合作,共同建设好文莱摩拉港。
 
  论坛举行期间,广西钦州市与中铁联合国际集装箱有限公司、广西北部湾国际港务集团、广西沿海铁路股份有限公司等共同签订《钦州港东站集装箱办理站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我们建议尽快成立港口城市合作理事会,就重点事项和需要协调解决的重大问题定期磋商,实现合作网络成员间联络交流的制度化、机制化和常态化。”广西钦州市处于对东盟开放的前沿,该市市长谭丕创说。
 
《 人民日报 》( 2018年05月28日   06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