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网 > 经济 >

冻产协议能否“解冻”油价?(经济透视)

2016-12-01 09:01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冻产协议能否“解冻”油价?(经济透视)
熊 园
 
  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11月30日在维也纳会议上达成了冻产协议,将产量每日减少120万桶至3250万桶/日,油价盘中顺势暴涨逾8%。冻产协议虽然有利于平衡供求,短期内将提振油价,但考虑到油价取决于多重因素,对油价后市走向不宜过分乐观。
 
  商品是石油的基本属性,价格主要由供需决定。过去两年半以来,油价持续低迷,关键原因是产能过剩。一方面,全球经济长期复苏乏力导致原油需求不断下降;另一方面,2014年之前近5年时间,油价从每桶50美元狂飙至100美元上方,刺激了主要产油国大幅扩产。
 
  由于俄罗斯等非欧佩克成员国也将参与此次冻产协议,全球原油供给无疑将得到实质性的限制,油价短期有望迎来一波上涨。但在供需之外,原油的金融属性、技术替代和政治博弈也是油价走势不容忽视的因素,从近年来看,这三个因素往往更能左右油价。
 
  首先,自20世纪80年代原油期货出现后,原油被贴上了金融标签,油价开始受到国际资本和投机力量的频繁冲击。2014年中以来油价暴跌,导火索之一就是美国宣布退出量化宽松政策,美元此后一路走强。避险情绪下,美元资产配置需求加大,油价逐渐承压。今年10月以来,美元延续强势,一度探至13年来高点,市场也普遍认为美联储今年年底加息几成定局,且2017年还将再度加息。由此看来,油价又将受到拖累。
 
  其次,以页岩油为代表的新兴能源的兴起,让原油市场不断受到来自技术层面的挑战。美国是原油消费大国,其巨大的进口规模一直是油价的有力支撑。然而,2009年美国页岩油商业化生产取得重大突破,美国原油进口规模不断减少,最高降幅接近50%。有测算表明,只有油价长期低于每桶50美元时,页岩油企业才会大规模停产。在此情形下,冻产之后油价一旦涨至50美元上方,无疑又将刺激页岩油企业的积极性。
 
  最后,原油作为重要的战略储备资源,历来为各国所高度重视。回溯历史也不难窥见油价涨跌背后的政治因素,争夺石油份额更多体现的是地缘政治的考量。本次协议之所以一波三折,无非是欧佩克成员国、非欧佩克产油国、石油消费国和石油公司等各方力量在相互博弈、彼此制衡。利益驱使下,本次冻产协议存在随时被打破的可能性。
 
  应该看到的是,尽管存在诸多制约油价上涨的不确定性因素,但本次冻产协议的达成,还是有望改变油价长期低迷的态势。有机构研究表明,冻产之后,国际原油市场最快从2017年下半年开始将供不应求。同时,今年三季度以来美国经济呈现企稳向好迹象,候任总统特朗普实施扩大基建“新政”的概率很大,原油需求可能得到极大提升。欧佩克今年11月最新发布的展望报告也显示,接下来几年全球原油需求有望逐步恢复。
 
  油价过低使得主要产油国经济增长动能丧失,外汇储备急剧减少,加之强势美元使其本国汇率持续承受较大贬值压力。油价如果继续维持低位,主要产油国陷入危机将在所难免。从这个意义上说,冻产协议换来的绝非仅仅是推动油价上涨这么简单。
 
《 人民日报 》( 2016年12月01日   22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