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节因素主导 ■食品价格“升温”
CPI“摸高”无碍全年物价走势(热点聚焦)
本报北京2月18日电 (记者邱海峰)国家统计局今天公布的数据显示,1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同比上涨1.8%,涨幅比去年12月份扩大0.2个百分点,达到近5个月来的新高。专家指出,1月份CPI涨幅扩大主要是受大范围寒潮天气、春节因素影响,预计今年全年物价不会出现大涨。
2016年开年CPI同比上涨创下5个月新高,环比上涨0.5%,涨幅较大。对此,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余秋梅解释称,强寒潮天气影响了鲜菜、鲜果的生产和运输,再加上春节临近,市场需求增加,这促使了蔬果和肉类价格的上涨;寒假、春运期间,出行人数增加,交通和旅游价格上涨明显。
此外,服务价格上涨进一步推升了CPI上行。余秋梅说,从同比看,1月份CPI涨幅扩大,主要原因是部分分类价格涨幅有所扩大。其中,受劳动力成本上涨影响,部分服务价格涨幅较高,家政服务、美发、衣着洗涤保养、美容等价格分别上涨7.4%、5.5%、4.0%和3.1%。
专家指出,年尾商家的促销、消费者的活跃以及商业银行信贷投放的增加,也对消费市场有积极的作用。
1月份CPI涨幅扩大,物价是否会持续升势?对此,多位专家予以否定。
“物价走势将随季节因素波动,今年上半年CPI可能出现上升,但幅度有限。”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认为,在当前宏观经济大背景下,物价涨幅将总体保持低位运行,不会出现明显的通胀压力,CPI也不会跌入负增长区间,整体保持低通胀状态的概率较大。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主任祝宝良补充道,一二月份CPI可能会相对较高,这主要是受春节的节日效应的影响。“春节过后,居民对服务的需求也许会有所下降,从而促使服务项目的价格降低,使CPI相对回落、趋于平稳。”
恒生银行高级经济师姚少华预计今年消费物价通胀为1.5%;申万宏源认为,CPI短期波动对全年影响有限,维持2016年CPI为1.7%的判断;交银施罗德也预计2016年CPI为1.7%。
物价低位平稳运行,为政策调控与改革提供了足够空间。中国人民银行近期发布2015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指出,下一步将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松紧适度,适时预调微调,做好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相适应的总需求管理。另外,人民银行等八部委日前印发《关于金融支持工业稳增长调结构增效益的若干意见》提出,将从加强货币信贷政策支持、营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等多个角度,支持工业转型升级、降成本与增效益。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6年02月19日 第 02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