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资源有今生更有来世(经济时评)
天 平
我们需要建立一种“有今生,有来世”的产业发展模式,用完的废物,不是一扔了事,而是将其中有价值的部分发掘出来。这是对资源生命的尊重、对自然的尊重,更是对人类自身的尊重
上周末,中科院发布报告称,中国工业经济落后德国、英国100年。适逢首届中德中小企业合作交流会在广东揭阳举办,报告引发与会人员的热议。“100年”准不准确不好说,但“差距很大”却是大家公认的事实。其中,除了技术水平、工艺水准、人才密度、创新能力之外,德国企业资源循环利用、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产业观”令人最为折服。
长期以来,我们的工业生产中所用到的资源,大多只有“一次寿命”,原材料也好,能源也好,用过一次以后,就被当作垃圾扔掉、排掉了,而其中很多是不可再生资源。30年工业高速的,同时又是粗放式的发展,使得我们过早遇到了资源匮乏的瓶颈。更加严重的是,很多被废弃的工业垃圾、排放出去的污水,成了生态环境的第一大“杀手”。
而在德国人眼中,资源有今生,也有来世。在笔者看来,这是其工业文明中最值得称道的地方。
德国欧绿保集团所开发的第三代生活垃圾处理技术使得垃圾中不仅有热值被利用,同时还在处理过程中将所有有价值的物质再回收利用,在对垃圾进行能源化利用的同时也实现了资源化利用;其次,通过多级的机械与各种分选技术,将垃圾中有害的物质提前分离出来,从源头上遏制了对环境的损害。通过这种工艺,普通的生活垃圾能够达到95%再循环利用。这就是德国企业给予物质的二次、三次生命,让资源在循环利用中生生不息,从而尽可能减少资源消耗,降低环境污染的理念和实践。
有人说,是创新技术使之成为可能,我们没有这样的技术,是导致我们的资源“一次性消耗”的原因。这种说法倒置了因果。事实上,中国人并不缺乏创新的头脑和技术研发的能力,恰恰是首先要树立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才能把我们的创新智慧“导航”到这个方向,让越来越多的企业家和科研人员投身这个事业。
正视过往,学习先进者,我们也需要建立一种“有今生,有来世”的产业发展模式,用完的废物,不是一扔了事,而是将其中有价值的部分发掘出来,装扮一新,使其继续服役。这是对资源生命的尊重、对自然的尊重,更是对人类自身的尊重。
好在,现在无论是我国政府、企业,还是民众,意识观念上都比改革开放最初的那30年有了本质的飞跃。在政策的支持和价值的引导下,循环经济的产业链,也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片段到齐整。而欧绿保集团董事长史伟浩的话,也让我们看到了不远处的前景:“德国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污染也很厉害,也遇到过严重的资源环境问题。相信中国解决这个问题所用的时间会更短,成效会更好。”
《 人民日报 》( 2015年06月09日 14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