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份制造业指数上升
经济增长由落转稳态势明显
本报北京6月1日电 (记者杜海涛)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今天发布,5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2%,比上月上升0.1个百分点。
从12个分项指数来看,同上月相比,原材料库存指数持平;产成品库存、进口、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有所下降;生产、新订单、积压订单、采购量、购进价格、从业人员等指数有所上升。其中,购进价格指数升幅较为明显,超过1个百分点。这反映出经济增长由落转稳的态势已经比较明显。
5月,生产指数为52.9%,比上月上升0.3个百分点。从企业规模来看,大型企业和中型企业生产指数高于50%,指数分别为53.5%和54.2%;小型企业低于50%,指数为47.7%。新订单指数为50.6%,比上月上升0.4个百分点。
(相关报道见第十版)
5月份PMI为50.2%,较上月略升0.1个百分点
经济增长基础趋于巩固(读数·发现经济运行的轨迹)
本报记者 杜海涛
PMI回升力度偏温和,仍有不少企业反映订单不足。宏观政策应坚持多措并举,继续挖掘增长潜力,培育市场亮点。同时,以零售、旅游为主的终端消费需求有所上升,“互联网+”带动下的信息消费需求也保持活跃趋势,反映出终端消费动力依然强劲
5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2%,较上月略升0.1个百分点,主要分项指数多呈小幅上升,尤其是新订单和新出口订单指数回升较为明显,显示稳增长政策效果逐渐显现,市场需求趋于改善,生产形势稳中有升,企业经营状况整体良好,就业形势基本稳定,经济增长基础趋于巩固。
市场需求趋向改善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高级分析师陈中涛认为,今年以来,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国家从激发市场活力、增强经济增长动力等多方面入手,综合施策,密集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目前来看政策效果逐渐显现,经济增长态势向趋稳方向发展。
从市场需求看,新订单指数自去年8月份以来呈持续回落态势,5月份有所扭转,上升0.4个百分点,达到50.6%。新出口订单指数虽然仍在50%以下,但上升0.8个百分点,达到48.9%,为今年以来的最高值。这说明,当前市场需求趋向改善,国内需求有所回升,外部需求趋稳。
从生产形势看,5月份生产指数为52.9%,较上月上升0.3个百分点。该指数连续3个月小幅上升,指数水平最近2个月已回升至去年同期之上,略高0.1个百分点。产成品库存指数连续2个月下降,采购量指数连续3个月上升,5月份达到51%,为去年10月份以来最高值。从3个指数的走势表现来看,随着库存持续消化,制造业生产稳步回升。
5月,大型企业PMI保持在50%以上,稳中有升,其中新订单指数上升,生产指数略降,两指数分别为54.2%和50.9%,处在相对较高水平。中型企业新订单、生产指数上升较为明显,带动PMI上升0.4个百分点,达到50.4%,自去年9月份以来首次回升到50%以上。
陈中涛认为,从PMI来看,一季度走势偏弱,进入二季度后,4月份走势持平,5月份回升,但回升力度仍偏温和。从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的调查看,当前,仍有不少企业反映订单不足。宏观政策应坚持多措并举,继续挖掘增长潜力,培育市场亮点,拓展发展空间。
终端消费动力强劲
5月份,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3.2%。其中新订单指数为49.5%,比上月上升0.4个百分点。特别是以零售、旅游为主的终端消费需求有所上升,“互联网+”带动下的信息消费需求也保持活跃趋势,反映出终端消费动力依然强劲。
分行业来看,建筑业新订单指数为51.2%,服务业新订单指数为49.1%。值得注意的是,5月份,非制造业销售价格指数为50.4%,较上月上升1.5个百分点。其中,建筑业销售价格指数为49.6%,服务业销售价格指数为50.6%。“这有利于企业经营效益的改善,激发企业继续扩大生产经营的动力。”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蔡进说。
蔡进认为,总体来看,当前非制造业市场走势稳健,继续发挥着“稳定器”的作用。但应当看到,当前市场需求整体水平仍然不高,非制造业新订单指数仍低于50%的荣枯线。今后,应继续注重挖掘市场潜力,充分发挥非制造业,特别是服务业与相关产业的融合效应,强化其对稳增长、调结构的推动作用。
《 人民日报 》( 2015年06月02日 10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