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地联动各有侧重 便利投资接轨国际
自贸区成为对外开放新高地(市场观察)
本报记者 罗 兰
我国自贸区最近结束一花独放局面,天津、福建、广东3地分别新设自贸区,从南到北“连点成线”,形成百花齐放的对外开放新格局。日前,海关总署出台配套措施,从服务自贸区改革需求以及实施海关监管制度创新等方面,对三大自贸区分别拟定了25条支持措施。专家指出,4个自贸区将构筑起各具优势、各有侧重的对外开放新高地,助力中国在全球经济中取得新优势。
自贸区加速“扩围”
自贸区建立之初肩负着双重使命,一是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接轨国际贸易规则;二是深化自身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创新管理模式。
深圳海关自贸试验区改革专项小组副组长兼办公室主任林少滨对本报记者说,自贸区不是政策洼地,而是改革和创新高地,重点是进行金融制度、服务业和货物贸易创新,要用制度创新促改革开放,让企业享受到改革红利,最终惠及民生。
秉持改革创新精神,从2013年9月上海自贸区成立到今天粤津闽自贸区挂牌,在短短不到两年,自贸区从南到北在全国加速扩围。相比原有的上海自贸区,四大自贸试验区将新推出多项体制机制创新举措。
商务部部长助理王受文指出,新设的自贸试验区复制了上海自贸试验区的成功经验,在投资管理制度、贸易监管、金融制度和事中事后监管等4个领域改革创新,并且进一步采取了行政咨询体系、审管分离、审批归口等一些新的做法。扩展区域之后的上海自贸试验区也进一步增加了试点内容。
有外媒评论称,4个自贸区功能定位各有侧重,但都被要求在3年到5年完成简政放权及推行负面清单管理、投资贸易便利化和加快金融改革等诸多领域的改革探索,这凸显出其为中国经济转轨换道争取时间的迫切性。
发挥粤津闽地缘优势
三大新设自贸区同中有异,据介绍,广东自贸区主要涵盖广州南沙新区片区、深圳前海蛇口片区以及珠海横琴新区片区,主打“港澳牌”。天津自贸区涵盖天津港片区、天津机场片区、滨海新区中心商务片区,重点发展融资租赁业、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福建自贸区的3个园区分别位于福州、厦门和平潭综合实验区,重点突出对接台湾自由经济区,以及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而最早成立的上海自贸区未来将在更大领域内进行制度创新。
依不同地缘优势,3地各有侧重。“与上海自贸区的国际化特征相比,新自贸区设立的目标指向性更加凸显。如天津自贸区定位为北方经济发展中心,重点面向东北亚,并对接京津冀协同发展;福建自贸区重点面向台湾地区,致力于实现海峡两岸更紧密的经济联系;而广东自贸区则面向港澳,侧重于珠三角经济整合,进一步深化粤港澳一体化的联合发展,给广州、深圳、珠海3地带来新的经济增长点。广东自贸区将重点突破金融改革、服务业改革和投资贸易改革。”林少滨说,
25条措施促通关
新设立的自贸区需要相关配套措施支持发展。近日,海关总署出台了对3个新区的5方面25条支持措施,包括创新海关监管制度,积极推进口岸部门综合执法试点和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对自贸试验区企业实施工单式核销和自核单耗试点等;在自贸试验区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内实施选择性征收关税政策,支持企业生产加工、物流和服务业深度融合等;支持新兴贸易业态发展,进一步优化跨境电子商务监管模式等。
“海关在自贸区实施监管制度创新,主要是为了进一步促进贸易便利化,优化通关模式,提高通关效率。”林少滨介绍说,比如广东自贸区设立后,货物从境外进入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可实施先进区后报关模式,将促进国际中转拆拼箱业务的开展,提高口岸码头竞争力;实行区间流转自行运输,降低企业成本;通过信息共享、卡口联动,可实现区域与口岸的一体化运作。
天津海关日前对自贸区推出18项监管服务创新措施。天津海关关长李佩林对本报记者介绍说,支持自贸区发展的总体思路是,打造一个高地,即海关监管制度创新新高地;构建两个体系,即构建新型保税监管体系和通关管理体系;实现3个目标,即支持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实现优势叠加、口岸辐射、贸易便利的目标。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5年05月16日 第 02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