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监督云平台 共享部门大数据
贵州低保资金监管全覆盖
本报记者 程 焕
“沙子乡顶洪村的低保有猫腻,村支书把名额都分给了自家人。”去年年底,贵州镇宁县纪委接到一条信息模糊的举报。纪委工作人员立即通过民生监督数据平台对比,发现顶洪村支书卢某的妻子及多位亲属确实一直在享受低保待遇。随后,这一情况被转交至沙子乡纪委作进一步调查。经查实,2014年至2017年,卢某利用职务便利,将不符合条件的亲属申报为低保对象,违规领取低保金40922元。此外,还连带查出了其非法占有集体土地补偿金、向群众索要好处费等系列问题。不久后,卢某受到开除党籍处分,并被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去年6月,镇宁县纪委启用“民生监督云”数据平台,将2013年以来各类补贴资金数据全部录入平台,并打通与公安、民政、人社等20多个部门的数据共享壁垒,每一分钱的具体去向、领取人的基本信息与家庭大致情况等都一目了然。此外,还在全县所有乡镇和部分村、社区安装了民生监督终端机,群众刷二代身份证即可查询到自己享受的补贴项目和发放进度,发现疑点还能随手举报。“平台能够自动收集、整理问题数据,帮助我们快速筛查锁定问题线索,大大提高了办案效率和质量。”镇宁县纪委工作人员徐乔顺说。
为了确保低保等民生资金能落到实处,堵住资金发放不规范的漏洞,去年10月,贵州省纪委建立扶贫民生领域监督系统,引入公职人员的个人信息、工商数据、房产车辆信息等10个比对模型,实现民生数据自动统计、自动比对、自动分析,一旦出现异常情况,系统将同步发出预警。据贵州省纪委初步统计,自系统上线运行以来,通过监督模型对比,对低保金发放问题数据进行线下核实,共立案54起,党政纪处分29人,涉案金额23.75万元,取消违规收益对象2327人。
作为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低保直接关系到贫困群众的切身利益,相关的管理制度和措施正在逐步走向完善。然而,低保制度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关系保”“人情保”“骗保”“错保”等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为何屡禁不止?
贵州省民政厅社会救助局副局长尹秀钰表示,在低保资金监管日益严密的环境下,低保腐败问题已经得到了有效控制,但这一领域仍有个案出现,且集中发生在村社层面。
尹秀钰认为,低保违纪违规问题难以根治,主要受两大因素影响。首先是基层经办力量薄弱,导致低保的统计管理不够精准。“目前贵州省平均1个乡镇低保专干要对接1200个服务对象,靠他们一己之力很难保证扎实开展入户调查和复核,大量具体工作只能依托村社干部推动,因此在低保评议申报过程中给弄虚作假留出了空间。”其次是违规隐蔽,监管难以实现全覆盖。一方面,村社干部操控权限大,且涉及金额相对较小,在办理低保审核中不公正或吃拿卡要等违纪违规问题不易被发现;另一方面,低保对象的家庭收入和实际财产不容易全面掌握,特别是银行信息无法精确核对,导致一些人达到退出标准而继续享受补贴,造成“瞒保”“骗保”等问题。
今年4月,贵州省启动为期3年的农村低保专项治理工作,对低保经办服务中的违法违纪和作风问题进行综合整治。
目前,省民政厅正在就“人情保”“错保”“漏保”,以及公职人员利用职务便利虚报冒领、优亲厚友等违法违纪问题进行全面排查。此次排查工作细化到低保申请受理、入户核查、民主评议、张榜公示、审核审批、资金发放等各个环节,覆盖到所有农村低保对象、近一年来曾提交申请但未审批通过的家庭、动态管理中已退出的低保家庭、未纳入农村低保的建档立卡贫困户。
“等排查全部结束以后,对发现的所有问题都要建立台账,以便逐条销号、限时整改。”据尹秀钰介绍,将深入查找农村低保工作中存在的作风漂浮、敷衍塞责、不敢担当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风问题,运用通报曝光、警示教育、帮促后进等方式整治,对违纪违法问题将予以严肃查处、严厉问责。
《 人民日报 》( 2018年06月04日 11 版)